更为贫穷。光化服丧期满后,父兄都劝她再嫁,光化不同意,竟发誓不再登父兄家的门。父兄无奈,只好让她自己看着办。自此以后,光化辛勤劳作,纺织刺绣来挣钱养活公婆。永清稍大些后,她又为孩子请来老师教他功课。
公公死后,她继续侍奉后婆母,以孝顺闻名远近。
寒香晚翠
《嘉兴府志》:高氏,名寒香;李氏,名晚翠,都是海盐人张宁的姬妾,年龄都在十四五岁。她们相继嫁给张宁后不到三年,张宁便患了重玻临终前,张宁嘱咐他妻子所生的儿子:“我死了之后,让寒香和晚翠改嫁,别留她们为我守节 。”说完,便去世了。服丧期满后,张宁的妻子刘氏让寒香和晚翠脱去孝服,把张宁的遗嘱告诉了她们。两人一听,放声痛哭。哀求刘氏说:“我们承受主人的恩典多年,只恨自己不能殉他而去,哪里敢有二心呢!请您让我们留在这里服事您。”说着,两人便用剪刀剪掉了头发,以表示不再嫁的决心。刘氏见两人决心已定,也就不再勉强。随后,寒香与晚翠便搬到同楼去住,三十九年,家人罕见其面。
张宁向来不会治理家业,死后,家道更为衰落,寒香、晚翠终日粗茶淡饭,但她们觉得胜似美味佳肴。嘉靖中期,皇帝下诏为她们建了贞节牌坊。张宁有个女儿,名叫恒清,嫁给了海宁卫指挥姚麟,也早寡。但她也同寒香、晚翠一样忠贞守节。
忠义乃在平康
《枣林杂俎》:某妓,在苏州享有艳名。当乙酉年国家发生变故时,她对那些与她要好的客人谈及自己想殉国难的事,客人们都讥笑她。
中秋之夜,她租了一艘船,邀请客人们泛游太湖,观赏明月。此时,皎月当空,客人们聚集在船头畅饮。某妓看着水中的圆月倒影,忽然感叹起来。遂放下酒杯,纵身跳入深流处,众人相救不及,她溺水而死。
行将取信于地下耳
《临汾县志》:刘氏,是襄陵人,她的父亲刘巅,为兵马指挥。刘氏生性贞静柔淑,嫁给解琮为妻。婚后没几年,解琮便身染重病,病逝前,他拉着刘氏的手说:“你要好好为我抚养幼年的孩子。我知道你对我不会有贰心,但我见世上的女人,在夫妻恩爱之时,感恩不尽,在永诀之日,哀伤不止,莫不指天发誓,决不贰嫁。但等到恩减衰亡,便都变了心。我怎能保证你不这样呢?”刘氏哭着说:“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今天我说什么也没用,等你死后你就会相信我的言行了。”
解琮二十九岁病故,刘氏与他同年。解琮死后,刘氏坚贞守节,孝养生病的公公,与解琮在世时毫无二致。她还一精一心抚育遗孤,使他们都成家立业。
卧冰不死
《元史·烈女传》:张氏,是济南邹平人,十八岁时,嫁给同乡人李伍。婚后,李伍与侄子李零应征去戍守福宁。到福宁后不久,李伍便死去了。张氏独自在家侍奉公婆父母。公婆身体不好,常年闹病,张氏四次割下大腿肉熬汁为公婆治疗。
公婆父母相继病故后,张氏倾家荡产为他们操办丧事,礼节极为周到。丧事办完后,张氏叹息道:“我的丈夫死在数千里之外,但我不能把他的遗骨运回故乡安葬,是因为我公婆父母尚在,我脱不开身。如今,我的公婆父母都离开了人世,而我那丈夫的遗骸还远在异乡,假使我不在了,也就算了;我现在还活着,怎么敢吝惜自己的生命而不管他呢?”于是,她便躺在冰上发誓说:“老天爷若是允许我去取丈夫的遗骨,那么虽然是冰天雪地,我也不会死去。”她在冰上躺了一个月后,果真没死。村里的人都觉得很奇怪,便纷纷为她捐款,又在她的衣襟上写下了这件事,然后送她启程。她走了四十四天,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福宁。当她见到她的侄子李零时,便询问丈夫的掩埋地。李零领她去一看,只见野草丛生,没法辨识。张氏伏在地上放声痛哭,忽然,他丈夫从山上走了下来,言语行动与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他见了张氏,悲伤地向她诉说离别相思之苦,死时的哀痛,并告诉她尸骨所在处。张氏按照他指示的地方去挖,果然挖到了遗骨。张氏仍怕搞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