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她自己住在一间屋子里,不愿会见任何人,就是她的父母派女仆来探望她,她也一概谢绝说:“我不见顾家门外之人。”后来,婆母李氏患病,她殷勤服侍,十天十夜也没休息。一天,王女又在为婆母熬药,可她来来往往了多次,好像在做什么事。婢女们偷偷地察看,也没看出她在干什么。王女为婆母熬好了药,伺候婆母喝下去后,就又忙其他事去了。婆母喝了这碑药,便睡着了。等她醒来时,觉得浑身舒坦了好多。赶快叫来王女问道:“刚才你给我喝得是什么药,使我的病这么快就好了?”
说着,便想拉着王女的手表示感激。王女见婆母想拉她的手,急忙把手放在背后,好像不情愿伸出来。婆母觉得很奇怪,就从床上坐起,拉过她的手一看,原来她的手指被她自己砍断了一节,放在药锅里煮了。婢女们很吃惊地上前说:“我们早就觉得有点不大对劲,果真是这样。”李氏叹息着说:“我原以为上天夺走了我的儿子,我老了没有了依靠。今天儿媳不惜肢体来为我治病,这不比有儿子还好吗?”说完,感动得流了好久的泪。远近的人都称王女贞孝节烈。
卿犹处女也
《广东通志》:黄氏,是秦建义的妻子,秀才黄仲的女儿。
她天性温柔娴淑,通情达理。十五六岁时,许配给秦建义。因秦建义患有肺病,她的两位兄长与母亲谋划说:“秦家乘儿子有病来娶亲,不能答应他们,万一秦建义有个三长两短,那怎么办!”母亲认为两个儿子的话有道理。于是,当婚期来到秦家来迎亲时,母亲坚决不同意。黄仲不知如何是好,便让侄女们去询问黄氏的意见。黄氏哭着对姐妹们说:“做女儿的希望永远不离开父母,怎么忍心说出伤父母心的话呢!但是,既然已经许嫁给秦生,就没有必要再考虑了。”于是,登上了迎亲的轿子,嫁到了秦家。过门后,她恪守妇道,亲自为建义熬药喂饭,毫不懈怠,一直侍候了四十多天。尽管黄氏一精一心照料,但建义的病还是没有好转。临终前,他拉着黄氏的手诀别说:“你虽然名义上是我的妻子,但你还是处女,你千万不要固执,有合适的人家再寻一个靠山。”黄氏听了丈夫的话,痛哭失声,以死自誓。建义于是咽了气。黄氏为他披麻戴孝,守灵悲哭,以致骨瘦如柴。几年后,母亲劝她改嫁,黄氏不答应,多次想上吊自尽,幸亏发现及时,才捡了条性命。建义没有什么遗产,黄氏的生活很贫困,父亲常接济给她点衣服粮食,作为她日常费用及祭祀用品。黄氏六十三岁时死去,死时盘腿而坐。
论义不论情
《长兴县志》:周氏女,许配给姚光裕为妻,还没等成亲,光裕便夭折了。周女听到凶信,痛不欲生。父母劝她说:“你还不认识他,你没有必要为他死去活来,恪守贞节 。”周女不听,以头抢地哭着说:“我是论义不论情,既然我已许聘给他,我就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说着,便想寻死。父母考虑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就派媒人去和姚家商量,让女儿去姚家,成全她。临走的那天,亲戚们都身穿白衣为她送行。
哭声震天动地,周女神色坦然地上车走了。到了姚家,她作了一篇悼念亡夫的文章,言词极为哀伤,读之令人心碎。自此以后,她便居住在高墙深院里,就是她的父母也很难见到她。在她的斗室中,祀奉着两个木主,一是祭祀姚光裕的亡母,一是祭祀姚光裕。她粗茶淡饭十几年,而每次吃饭前,她都要先祭祀亡灵,自己再进食。甲午年的秋天,她拿出自己多年来纺织刺绣赚来的钱,把姚光裕厚葬在唐兴山。回来后,又请求族人为她立继承人,以接续光裕的香火。尔后,她说:“我的事都办好了。”说完,便悲痛地吐血而死。万历二十八年,朝廷表彰了她的贞行。
破镜见志
《海宁县志》:徐氏,是秀才查懋功的妻子。懋功死时,她刚十九岁,为了表明自己忠贞不渝,苦节终身的志向,她将铜镜劈为两半,一半放入懋功的灵柩中,一半自己珍藏。茅鹿的门坤听说此事后,作《半镜赞》来颂扬她。文章写道:嗟彼镜兮圆如月,半面照之光如缺。一以置于夫之怀,一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