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情中灵(10 / 14)

古今情海 笔记小说 25584 字 2个月前

人传信,表示愿作他的妻子。当时,韩重正要到齐、鲁之地求学。临走时,便嘱托父母请人到吴王宫殿去求亲。吴王大怒,说什么也不答应。紫玉见父王拒绝了这门婚事,椎心泣血,愁思郁结而亡。吴王把她安葬在姑苏西门之外。

紫玉死后三年,韩重求学归来,询问父母他所托的事如何?父母告诉他,因为吴王不同意,紫玉忧郁而死。韩重听此凶讯,大放悲声,置办了一些祭品到紫玉的坟前吊唁。到墓地不久,就见紫玉从墓侧现出身形说:“你走之后,你的父母就请人向我父王求亲,我原以为父王会慷慨应允,我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不料,我的父王断然拒绝。使我们遭逢这悲惨的命运,真是让人毫无办法。”说罢,悲声唱道: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既高飞,罗将奈何!

志欲从君,谗言孔多。

悲结生疾,没命黄垆。

命之不造,冤如之何!

羽族之长,名为凤凰。

一日失雄,三年感伤。

虽有众鸟,不为匹双。

故见鄙姿,逢君辉光。

身远心近,何尝暂忘。

唱完,欷歔流涕,悲戚之情难以自制,便邀请韩重进入墓室。韩重说:“生者死者一陰一一陽一有别,我如果进去的话,恐怕有罪过。”紫玉说:“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只是自今一别,恐怕难有相见之日了。你是怕我为鬼而加害于你吧?”韩重为她的话所感动,就把她送回墓室。紫玉摆上酒席,请韩重与她对饮。

韩重在墓室住了三天三夜,两人极尽夫妻之礼。

韩重临出墓室时,紫玉取出一颗直径一寸多的大明珠赠给他,并嘱咐说:“既然名已毁,愿已绝,还能说什么呢!请您多加保重。若是有机会去我家,请代我向父王致意。”

韩重出了墓室,便前去拜见吴王,向他禀报所遇奇事。吴王听了韩重的话,怒不可遏,厉声呵斥道:“我的女儿早就死了,这不过是你挖坟掘墓,盗取明珠,假托鬼神相赠罢了!”

遂下令逮捕韩重。韩重赶忙使出浑身解数逃到紫玉墓前哭诉其经过。紫玉的魂魄安慰他说:“请你不必担心,我这就回去向父王说清楚。”吴王正在整装梳理,忽然看见女儿的身影,又惊又喜,忙问:“你为何死而复生?”紫玉跪在父王前禀告说:“从前韩重托人来聘求我,您不答应,我名毁义绝,以致身亡。

现在韩重远道还家,到我坟上吊唁,我为他忠贞不渝的真情所感动,就出来与他相见,并赠给他一颗明珠,留作纪念。确实不是他盗墓所得,希望父王不要追究治罪。”

吴王夫人听说女儿回家来了,急忙出来见女儿,刚想把她拥抱在怀里,紫玉化作轻烟一缕,飘然而去。

还魂

《郧一陽一县志》:解三师是房州人,他的住所与宁秀才的书馆相邻。解三师有个女儿,名叫七五姐。七五姐自幼好学,每日偷听书馆学生所读之书,皆能背诵。解三师素嗜道教,起行坐卧手不释法书。七五姐碰到父亲不在家时,也总是暗中翻阅法书。宋淳熙十三年(公元年)九月,二十三岁的七五姐招归州人施华为上门女婿。施华来解家不久,便外出经商,到淳熙十五年(公元年)四月,才给解三师捎来一封信,同时也给解七五姐写了信来。信中说:“我在家时,受尽你父亲的百般凌辱,何况我现在经商不利,浪迹在汝宁府。你独处耐静,不要萌生改嫁之心,等我称意时,便会回去。”七五姐看完信,捂着脸大哭起来,自此,茶不思饭不想,如患痨病,奄奄一息,到八月时,便离开了人间。这事,施华一点也不知道。

两个月后,施华正在汝宁旅馆,忽然看见七五姐来了,便吃惊地问:“从家到这儿大约一千多里,你一个身单力弱的女子,怎么只身到了这里?”七五姐说:“接到你的信后,我便愁思成疾,父母不但不怜悯同情,还天天责骂我。我已留下一张纸条,谎称投水自尽,让他们不要寻找我,因此,得以脱身离家。一路上,我行乞度日,受尽艰辛,踏霜卧雪,脚破鞋穿,才见到你。”施华见妻子衣不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