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纪略(3 / 12)

皇明纪略 笔记小说 21826 字 1个月前

民间有输谷一千二百石,遣行人赍尔书旌义书,表其门。

太祖发建康往濠州省陵墓,濠父老经济等来见上,与之宴欢,甚诫其训导子孙为善,且曰滨淮诸郡尚多寇兵,不宜远出,此与汉高过沛使父老佐酒事同,而慰勉之意尤拳拳也。

右副将军李文忠,获元诸孙的买八剌等送京师献俘,太祖曰:古者虽有献俘之礼,武王伐商鲁用乎?但令服本俗衣,以朝,仍赐衣冠建第龙光山,封崇礼侯。

宣德四年,都御史顾佐宪度严明,有吏挟私怨捃佐卖放隶卒,上命佐自治之,且曰易被以给刍薪,不足为过也。今京官俱给柴薪皂隶银两疑始此。

太祖尝以太医院使葛京山、院判郝有才、郑德素有功,年老,特令致仕,而以其子代职。今太医院官族得隶籍供事疑始此。

文皇嗜沈度书法,尝镂其名氏于笏,涂金以赐度。孝宗极嗜之官其孙世隆,为中书舍人。

弘治癸亥以往,孝宗时召内阁部院大臣于文华殿,或宝座后平台间咨访时事,慨然欲复,祖宗之旧时大学士刘公健、李公东阳、谢公迁在、内阁学士吴公宽制诰、倪公岳、戴公珊、杨公守随皆召自南都,岳为吏部尚书,珊为右都御史,守随为大理寺卿。时户部周公经、礼部传公瀚、兵部马公文升、刑部闵公珪祭酒,谢公铎既而尚书,许公璡、刘公大夏、韩公文都御史,史公琳、张公敷华、侍郎王公鏊相继代任。一时得人甚盛,政事多所兴革,而士之沉抑者举用殆尽。

国朝事迹,永乐间,凡郊社庆成圣节,皇太后寿诞,东宫千秋节祭太庙、社稷、先农皆赐宴。今特庆成有宴,皇太后寿,且赐面。圣节给宴赏钞诸祀分胙而已。

正德庚午,太理评事罗侨疏请视朝,经筵上大怒逆瑾欲腐,侨曰使侨入内乃知从违之势。于是廷臣会议莫敢出言。予奋笔草疏曰:侨之轾言固迂妄当诛,而侨之敢言则忠诚可悯。举朝称善,上怒亦解,侨仅免官去。

逆瑾时又诏余姚人轻薄,不许选京,朝官有在任者皆调外,后又诏下江人不得滥用。

天顺间,李贤自郎署入翰林,历至内阁,刘崇益自方面入为祭酒。正德间刘宇自县令历都宪,曹元自郎署历方面,皆骤至内阁。王云凤自臬司为祭酒。事同而公私异也。

太祖尝命状元张信训诸王子,信以杜诗舍下笋穿壁四句为字式,太祖怒曰:堂堂天朝,何讥诮如此?腰斩以徇绖生。信四明人,时为翰林修撰。

国初选庶吉士分置府部,如乙丑进士于子仁为参军府庶吉士。见刘三吾送行序。永乐以后始隶翰林院,命学士教之。

国初李秉正犯罪免归,鬻其四岁女为资,太祖命腐之,以为不父者之戒。见《御制集》。

六科遇公事差遣,除都给事中不动余以次行。正德庚午,册封占城国王,礼部请以给事中李贯为使内批还着李掌科云。

盖指礼科都给事中李宪也。瑾尝以为皇门,且曰尔等出入天子之门,故称皇门互勉之。当时以为笑谈也。

正德己巳,诏问教坊童孺百人,送钟鼓司习技,又诏天下择其择倡优以进。时广平进筋斗色,数人技巧绝甚,瑾诛乃移檄止之。

国初考试官虽儒士,亦在所聘惟其人而已。后专任教职乃有遗珠之叹。弘治甲子,礼部谦各省主试以进士为之,而不拘见任致仕。故少卿杨濂以服阕主浙江试,主事王守仁以病痊主山东试。言官劾杨为不孝,王为不忠。法遂废,至嘉靖戊子复行之。而两畿同考亦用京朝官仅两试而止。

光禄寺凡供用内府醮祭果品俱用簇饤,僦工甚费,厨役恒苦之。孝宗察知其状,命改为散装,且曰:奉天格祖在诚孝,不在侈美也。自后率以为例。时予适为膳部员外郎。

伶官臧贤,颇解音律,能作小词,为武宗所眷,得赐殊服优宠,尝奉敕祠于泰山摄卿。而行后乞骸归西山,自号雪樵。

寻被召用,特赐堂名曰“勉起”。中外于□者争以奇货赂之,得所愿者,贤报以名香目,曰雪中春信,为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