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通身白衣,左手垂下,右手执五明之扇,仪相炳然。 众尽瞻礼。其山虽高,亦不及肘,良久乃隐。遂具上奏,内出图本,太上皇制赞 并序,文繁不录,具编史册,仍示天下。乾元二年,帝夜梦二青童导従至一宫阙, 谒见混元。混元衣云霞之衣,冠九凤之冠,坐方席,垂宝盖,凭玉几,执白拂。 左右侍卫真人、玉女、神仙、童子、五天力士,罗列极众。帝著绛衣秉圭,立侍 于混元之后,游涉山海,经历甚远,帝一一潜记。又见混元须发皆黑,及明,宣 下两街,访诸瑞像于务本坊光天观圣祖院,果获黑髭老君之像。图写以进,帝见 大悦,一如梦中所睹。乃出帝真容,令侍立于混元之后,仍颁示于天下,普令供 养。
代宗初,于楚州安宜县获八宝,因改安宜县为“宝应县”敕于所获处造“宝 应观”。遂改元为“宝应元年”,大赦天下。
德宗贞元十年,混元潜使金母累降于果州金泉山,授炼气之术,付女贞谢自 然,修习功成。以其年十月十六日,白日上升,后三月乃归,谓刺史李坚曰: “天上有玉堂最高,老君居焉。壁上皆题神仙之名,时注脚下,云在人间,或为 帝王,或为宰辅。神仙入谒老君皆四拜焉。”自然言讫,遂却升天。
敬宗宝历二年正月,帝有事于南郊,朝献太清宫,御驾将至长安。县主簿郑 翦,忽见老君衣白衣,容状异常,谓翦曰:“当此路有井,可速实之。不然,祸 在不测。”翦惊惶顾,其地已微陷,遂并力实之,因失老君所在。驾至,具以上 闻,百官称贺。诏兵部侍郎韦处厚为碑,起居郎柳公权书,立于实井之侧,乃编 付史官。其年十二月十八日,柳公权书碑之际,忽有劲风飒然而起,旋飚不已。 乃见混元著紫衣,金冠金履,立于白莲花之上,右手执五明扇,左手垂下,空中 光明如金色。公权与镌碑人瞻睹良久,因以物画地记形像。及画毕,混元忽以扇 指空中,流光四散,乃腾空而去。众皆侧身仰视,渐远渐小,没于云中。遂以事 上闻,诏编事迹入碑之中,又敕于两京造“延唐观”。
文宗开成二年五月,中书舍人高元裕为阆州刺史,于州北八九里喜陵江上小 山之前,忽见崖壁间光彩有异。近而观之,石上自然石文,成老君真像,眉发衣 章,巾履服饰,无不周备。傍有一人,宽衣大袖,持炉荐香。后一人童子,双髻 高束,谨若听命,皆非人力图绘镌刻所及。元裕每有祈祷,即紫气上浮,又有灵 泉自涌。士民请福,无不立效。遂刻石建宇,用旌其瑞,乃画图呈进,乞编入史。 诏従之。
武宗会昌元年,敕以二月十五日大圣祖降诞之日为“降圣节”,仍令两京及 天下诸州府设斋行道作乐,赐大酺三日,军期急速,亦不在此限,永为常式。 懿宗咸通十年九月十日,徐州逆寇庞勋,领従党三千余人来亳州太清宫。其 日宫北百姓三百余人,见老君自宫中乘空而南,须臾黑雾遍南川中。群贼迷路, 自相杀戮,庞勋溺水而死,群凶自此殄灭。汴州节度使太清宫使李蔚具事上闻, 诏曰:“吾国家系承混元,教导清净∴县旧里,圣祖故乡,宫宇具严,庙貌斯设。 昨者余妖奔突,纵火将欲焚烧,阴雾覆闭于晴空,狂寇颠迷于道路,散逸原野, 遂至诛夷。缅惟玄功,申兹灵贶。”内出青词,又委李蔚虔申告谢,布示中外, 仍付史官。十三年三月,台州刺史姚鹄奏:于天台山修老君殿,于其地穿获得石 函册文以进,乞付史馆,颁示四方。诏従之。
广明二年三月,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奏,据晋州申:龙角山庆唐观老君殿侧柏 树上,瑞葛枯死重生。先是武德中混元应现后,于二树间立殿宇,逾年之后,柏 树上忽自生葛蔓,长十余丈,荣茂于常。其后齐王夺嫡,此蔓枯死。旬月之后, 自其末青翠再生,齐王遂败。至中宗复位,安史叛逆,朱泚谋乱,皆忽枯落,久 而复生。广明元年,黄巢犯阙,其年秋葛蔓枯死,二年春枝叶重茂。又于傍树上 别生一枝,旬日之中,长五十余尺,相对繁茂,有异于常。奏诏褒美,编付史官。 其后祥异,皆有诏敕,盖美乎葛藟庆其孙谋,瓜瓞昭其远祚,混元流贶,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