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严经自荆州移镇太原,昙照随之。章因见昙照叙旧。照惊噫久之,谓之曰:“贫道五十年前常谓郎君必贵,今削尽,何也”章自以薄妻之事启之。照曰:“夫人生魂诉上帝,以罪处君。”后旬日,为其下以刀划腹于浴斛,五脏堕地遂死。
唐贞观中,张宝藏为金吾长史,尝因下直归栎阳,路逢少年畋猎,割鲜野食。倚树长叹曰:“张宝藏身年七十,未尝得一食酒肉如此者,可悲哉!”傍有一僧,指曰:“六十日内,官登三品,何足叹也。”言讫不见。宝藏异之,即时还京。太宗苦病痢疾,众医不效,即下诏问殿廷左右,有能治此疾者,当重赏之。宝藏曾困此疾,即具疏以“乳煎荜方”进。上服之,立差。宣下宰臣,与五品官。魏征难之,逾月不进拟。上疾复作,问左右曰:“吾前服乳煎荜有效。”复令进之,一啜又平复。上问曰:“尝令与进方人五品官,不见除授,何也”征惧曰:“奉诏之际,未知文武二吏。”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授三品。我天子也,岂不及汝邪”乃厉声曰:“与三品文官。”立授鸿胪卿,时正六十日矣。
陶弘景隐居茆山,梁武帝每有大事,飞诏与之参诀。时人谓隐居为“山中宰相”。
梁张僧繇善画,为吴兴太守。武帝每思诸王在外藩者,即令僧繇乘传往写其貌,如对其面。尝于江陵天皇寺画佛并仲尼及十哲,帝曰:“释门之内画此,何也”对曰:“异日赖之。”至后周焚灭佛教,以此殿有儒圣,独不焚之。又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睛。人问之,答曰:“点则飞去。”众人以为虚诞,固请点之。顷刻雷霆,二龙乘云腾上,其二不点者犹在。画之通神若此。
晋何曾,家法修整,年五十以上,每见妻,必正衣冠,自坐面南,妻坐面北。上酒酬酢,一岁不至再三。年八十而终焉。
唐贞元初,河南少尹李则卒,未殓。有一朱衣人投刺申吊,自称苏郎中。既入,哀恸尤甚。俄顷,亡者遂起,与之相搏,家人子弟惊走出堂。二人闭门殴击,抵暮方息。孝子乃敢入,见二尸并卧一床,长短、形状、姿貌、鬓髯、衣服一无差异。于是聚族不能定识,遂同棺葬之。
汉武陈皇后,本其姑公主鼓女也,色衰,弃后宫,乃以黄金五百斤赠司马相如,令作赋。赋成,帝见之,再得宠幸。
侯景常有一瘤,如小龟。每战胜,龟则起。及其败死之日,瘤入一寸。
东汉耿秉镇抚西边,单于匈奴多怀其恩,闻秉卒,有嫠面流血哀痛者,举国发丧。
唐元和初,有天水赵云,客游鄜畤,过中部县。县寮有宴,吏擒一囚至,其罪不甚重,官寮愿纵之。云醉,因劝加于刑责,于是杖之二十。累月,云出塞,行及芦子关,道逢一人,邀之言款。日暮,延云下道过其居,去路数里。于是命酒偶酌,既而问之曰:“君省相识否”云曰:“未尝。此行实昧平昔。”乃曰:“前月中部值君,遭罹横罪。与君素无仇隙,为君所劝,因被重刑。”云遽起,谢之。其人曰:“吾望子久矣,岂虞于此获雪小耻。”乃命左右拽入一室,室有大坑,深三丈余,中唯贮酒糟数十斛。剥去其衣,推云于中。饥食其糟,渴饮其汁,旦夕昏民。几一月,乃传出之,使人蹙頞鼻额,挼捩肢体、手指、肩髀,皆改于旧,提出风中,倏然凝定,至于声韵亦改,以为贱隶。弟为御史出按灵州狱。云以前事密疏示之。其弟告于观察使李銛。由是发卒讨寻,尽得奸人,而覆灭其党。临刑亦无隐匿,云前后变改人者数代矣。
郑覃历官三十任,未尝出都门,便登相位,以至于终。
唐萧瑀尝因内宴,上曰:“自知一座最贵者,先把酒。”时长孙无忌、房玄龄等相顾未言,瑀引手取杯。帝问曰:“卿有何说”瑀曰:“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太宗抚掌,极欢而罢。
唐贞观初,丹阳令王琼三年调集,遭黜。琼甚愤惋,乃赍百千,诣茆山道士叶灵中,求章奏以问吉凶。灵中年九十,强为奏之,其章随香烟飞去,缥眇不见。食顷后坠地,有朱书批其末,云:“受金百两,折禄三年;枉杀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