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沈约家书藏十二万卷,然心僻恶,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
唐富人王元宝,玄宗问其家财多少,对曰:“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缣未穷。”时人谓钱为王老,以有元宝字也。
玄宗御含元殿,望南山,见一白龙横亘山上,问左右,曰:“不见。”急召元宝。问之,元宝曰:“见一白物横在山顶,不辨于状。”左右贵人启曰:“何臣等不见,元宝独见之也”帝曰:“我闻至富敌至贵。朕天下之主,而元宝天下之富,故耳。”
玄宗幸蜀之时,至东泰山,内臣高力士拢马请下,东北陈四拜,奏曰:“陛下出幸忽遽,不得亲辞九庙。此山最高,可望秦中。”玄宗悲感恸极,左右不胜哀咽。
陆贾得南越王赵佗所赠,橐中装万金。归分五男,各令散居。而贾携侍儿竟乐游于五子之家,每止十日,极其滋味承奉,其玉剑珠宝,随身皆赐之,虽非训导,亦为达见。
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书生卒然心痛,下马为摩其心。有顷,书生卒。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帙、金十饼。乃卖二饼,葬书生。其余枕之项下,置素书腹上,而退。其后数年,子都行,有一骏马逐之。既而有认马者,谓子都为盗,因问儿所在。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开墓,取其儿归葬,金八饼在项下,素书在腹上。举家诣官,称子都之德。由是子都声名大振。
魏毛玠,字孝先。为尚书,人无敢以好衣食见者。武帝叹曰:“吾不及毛尚书能移风俗”。
窦婴征七国时,得赐千金。置之庑下,任人所取,不入私室。
宋昭王出亡,谓其御者曰:“吾知所以亡者。”御者曰:“何以知之”昭王曰:“吾被服而立,左右皆曰:‘君丽者也’;发言举事,左右皆曰:‘君圣者也。’吾内外不见其过,安得不亡乎”于是改行易操,后三年,美行于宋,宋人迎之,复位,谥曰昭。
晋王戎,字濬仲。性鄙吝。家有绿李,子熟时惠人,必钻破其核,恐他人种植之。
王澄出为荆州刺史,送者盈路,见路傍树有一鹊巢,乃自解衣上树,探弄鹊雏,傍若无人。
王右军,永和九年曲水会,用鼠须笔蚕茧纸为《兰亭记叙》,平生之札,最为得意。其后虽书数百本,无一得及者。太宗令御史萧翼密购得之,爵赏之外,别费亿万。太宗临崩,谓高宗曰:“以《兰亭》殉吾,孝也。”遂随梓宫入陵。
汉张骞奉使大月氐,往返一亿三万里,得葡萄、涂林、安石榴,植之于中国。
汉和忆为畿令,常有一虎害人,亿令设槛,得二虎。亿曰:“害人者低头。”一虎低头,亿杀之,其一虎放去。自是猛兽皆出境,吏人以为神君。
后汉郑玄居山东,有疑,莫知所问,遂往入关诣马融。三年不得见。一日融大会,遂见之。登楼问其疑,数十段皆决。语毕,遂归。融谓门人曰:“玄既归,吾道东矣。”
晋索綝报兄之仇,手杀四十人。
鲁公仪休为相,归见其妻织,乃焚机而出,谓其妻曰:“吾为相食禄,今尔夺百姓之利,使民安归哉”
韩康伯隐药肆,卖价无二。有二女子买药,不识康伯,乃酬酢之,康伯不移,女子曰:“君何若康伯无二价也!”康伯乃逃去,不知所在。
高丽国王侍婢立王左右,一旦,有气自天而下,大如鸡子,入其口。十月孕一男,名曰“东明”,善射。王恐为国害,欲杀之。东明走,弯弓射水,鱼鳖浮出而为梁,以渡东明。
魏武帝尝居铜雀台,及终,令妓乐登台望西陵而歌舞。
郑子华之弟子臧,好聚鹬毛为冠,郑伯闻而恶甚,使盗诱杀之。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以其非法服也。”
晋大医司马程据上武帝雉头裘。诏曰:“此裘非当服,损费功用。”遂命火,于殿前焚之。
陶潜在家,每酒熟,即以头上葛巾漉酒,毕,复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