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洞萧响兮风生流,清夜阑兮管弦遒。长相思兮衡山曲,心断绝兮素陇头。又歌曰:陇上云车不复居,湘江斑竹泪沾余,谁念衡山烟雾里,空着雁足不传书。警乃歌曰:义起曾历许多年,张硕凡得几时怜,何意今人不及昔,暂来相见更无缘。二女郎相顾流涕,曾亦下泪。小女郎谓警曰:“兰香姨、智瑛姊 亦常怀此恨矣。”警见二女郎歌咏极欢,而未知密契所在。警顾 小女郎曰:“润玉,此人可念也。”良久,大女郎命履,与小女 郎同出。及门,调小女郎曰:“润玉,可便伴沈郎寝。”警欣感 如不自得,遂携手入门,已见小婢前施卧具。小女郎执警手曰: “昔从二妃游湘川,见君于舜帝庙,读湘王碑。此时忆念颇切。 不谓今宵得谐宿愿。”警亦备记此事,执手款叙.不能已也。小 婢丽质,前致词曰:“人神路隔,别后会赊。况桓娥妒人,不肯流照;织女无赖,已复斜河。寸阴几时,何劳烦琐。”遂掩户就寝,备极欢昵。将晓,小女郎起谓警曰:“人神事殊, 无宜于昼,大姊已在门首。”警于是抱持致于膝,共叙离别。须 臾,大女郎即复至前。相对流涕,不能身已。复置酒,警歌曰:
时值行人心不平,那宜万里阻关情。只今陇上分流水,更泛从来哽咽声。警乃赠小女郎指环。小女郎赠警金合欢结,歌曰:心缠几万结,缕系几千回。结怨无穷极,结心终不开。大女郎赠警瑶镜子,歌曰;忆昔窥瑶镜,相看望明月。彼此俱照人,莫令光影灭。赠答颇多,不能备记,粗忆数首而已。遂相与出门,复驾辎姘 车,送至下庙,乃执手呜咽而别。及至馆,怀中探得瑶镜、金 缕结。良久,乃言于主人。夜而失所在。时同旅咸怪警夜有异 香。警后使回,至庙中,于神座后得一碧笺,乃是小女郎与警 书,各叙离情。书末有篇云:“飞书报沈郎,寻已到衡阳。若存 金石契,风月两相望。”从此遂绝矣。刘子卿宋刘子卿,徐州人也,居庐山虎溪。少好学,笃志忘倦,常 慕幽闲,以为养性。恒爱花种树。其江南花木,溪庭无不植者。 文帝元嘉三年春,临玩之际,忽见双蝶,五彩分明,来玩花上, 其大如燕。一日中,或三四往复。子卿亦讶其大繁。旬有三日, 月朗风清。其歌吟之际,忽闻叩肩。有女子笑语之音。子卿异 之。谓左右曰;“吾居此溪五岁,人向无能知,何有女子而诣我 乎?此必有异。”乃出户。见二女,各十六七,衣服霞焕,容止 甚都。谓子卿曰:“君常怪花间之物。感君之爱,故来相诣,未 度君子心若何?”子卿延之坐,谓二女曰:“居止僻陋,无酒叙 情,有惭于此。”一女曰:“此来之意,岂求酒耶。况山月已斜, 夜将垂晓,君子岂有意乎?”子卿曰:“鄙夫惟有茅斋,愿申缱 绻。”二女东向坐者,笑谓西坐者曰:“今宵让姊,余夜可知。” 因起,送子卿之室。又谓子卿曰:“即闭户双栖,同衾并枕,来 夜之欢,愿同今夕。”乃去。及晓,女乃请去。子卿曰:“幸遂 缱锩,复更来乎?一夕之欢,反生深恨。”女抚子卿背曰。“具 小妹之期,后即次我。”请出户。女曰:“心存意在,特望不渝。” 出户,、不知踪迹。是夕,二女又至,宴好如前。姊谓妹曰:“我且去矣。昨夜 之欢,今留与汝。汝勿贪多恨少,误惑刘郎。”言讫,大笑,乘 风而去。如是同寝。子卿问女曰:“我知卿二人,非人间之有, 愿知之。”女曰:“但得佳妻,何劳执问。”乃抚子卿曰:“郎但 申情爱,莫问闲事。”临晓将去,谓子卿曰:“我姊妹实非人间 之人,亦非山精物魅。若说于郎,郎必异传,故不欲笑于人世。 今者与郎契合,亦是姻缘。慎迹藏心,勿使人晓。即姊妹每旬 更至,以慰郎心。”乃去。常十日一至,如是者数年。后子卿遇 乱还乡,二女遂绝。庐山有康王庙,去所居二十里余。子卿依 稀有如前遇,疑此是之。
韦安道京兆韦安道,起居舍人贞之子。举进士,久不第。唐大足 年中,于洛阳早出。至慈惠里西门,晨鼓初发,见中衢有兵仗, 如帝者之卫,前有甲骑数十队,次有宦者持大仗,衣画裤于夹 道。前趋亦数十辈。又见黄屋左纛,有月旗而无日旗。又有近 侍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