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3 / 6)

谐铎 笔记小说 11217 字 1个月前

举觥连罄。大姨笑曰:“君书囊颇窄,酒囊幸颇宽也!”四座大噱。

酬酢移时,五姨忽起座曰:“今日之会,不可无诗。”命双鬟取笔砚至。七姨曰:“五姨惯弄书袋,今止要集古人旧句,各成一律。”大姨曰:“不意夭斜儿,胸中亦有制度。”令双鬟移灯就壁,先援笔而题曰:

嫁得萧郎爱远游,每因风景却生愁。

桃花脸薄难藏泪,桐树心孤易感秋。

阆苑有书多附鹤,画屏无睡待牵牛。

旁人未必知心事,又抱轻衾上玉楼。二姨题曰:

梦来何处更为云?把酒堂前日又曛。

料得也应怜宋玉,肯教容易见文君。

抛残翠羽乘鸾扇,惆怅金泥簇蝶裙。

取次花丛懒回顾,淡红香白一群群。三姨曰:“二姊工丽缠绵,真似李都尉《鸳鸯辞》也。妹从何处着笔?”亦蘸墨而书曰:

本来银汉是红墙,云雨巫山枉断肠。

与我周旋宁作我,为郎憔悴却羞郎。

闲窥夜月销金帐,倦倚春风白玉床。

谁为含愁独不见,一生赢得是凄凉。二姨曰:“妙似连环,巧同玉合。苏蕙子回文织锦,为三娘作后尘矣!”四姨题曰:

风景依稀似昔年,画堂金屋见婵娟。

曾经沧海难为水,愿作鸳鸯不羡仙。

归去岂知还向月,坐来虽近远于天。

何时诏此金钱会,一度思量一惘然。五姨曰:“黄鹤题诗,女青莲亦当束手。不得已,勉强一吟。”题曰:

金屋装成贮阿娇,酒香红被夜迢迢。

瀛台月暗乘双凤,铜雀春深锁二乔。

自有风流堪证果,更无消息到今朝。

不如逐伴归山去,淥水斜通宛转桥。大姨笑曰:“是儿大有怨情。”同视六姨。六姨奋笔疾书,众环视之,题曰:

瑞烟轻罩一团春,玉作肌肤冰作神。

闲倚屏风笑周昉,不令仙犬吠刘晨。

相思相见如何日,倾国倾城不在人。

回首可恃歌舞地,行尘不是昔时尘。七姨曰:“六姊以笔代舌,便恁地牙伶齿俐。”六姨怒之以目。遂

含笑而书曰:

好去春风湖上亭,楚腰—捻掌中情。

半醒半醉游三日,双宿双飞过一生。

怀里不知金钿落,枕边时有堕钗横。

觉来泪滴湘江水,著色屏风画不成。大姨曰:“妮子出口便谈风月,真个颠狂欲死。”七姨曰:“谁似阿

姊道学,只要‘抱得轻衾上玉楼’也。”八姨曰:“绮语撩人,亦是女

儿家本相。”爰题一律于壁,诗曰:

夜半秋千酒正中,画堂西畔桂堂东。

丽华膝上能多记,飞燕裙边拜下风。

愁事渐多欢渐少,来时无迹去无踪。

而今独自成惆怅,人面桃花相映红。九姨曰:“对酒当歌,作此楚囚之泣,八姊裂尽风景矣!”遂夺笔而题曰:

壶中有酒且同斟,奠把长愁付短吟。

夜合花前人尽醉,画眉窗下月初沉。

绾成锦帐同心带,压匾佳人缠臂金。

谁与王昌报消息,千金难买隔帘心。八姨曰:“风流蕴藉,九娘洵是可人。”十姨曰:“妹不能诗,倩九姊捉刀可乎?”众不允。十姨回身面壁,迅笔而书曰:

平生原不解相思,莫遣玲珑唱我词。

有酒惟浇赵州土,无人会说鲍家诗。

常将白雪调苏小,不用黄金铸牧之。

我是梦中传彩笔,遍从人间可相宜?众笑曰:“莫道十姨长厚,这诗意调侃不少。”

继而取笔授某,某汗流手战,若扛巨鼎,吮毫数十次,对壁气如牛喘。大姨曰:“兴酣落笔,诗坛快事。君何苦思乃尔?”三姨曰:“研《京》十年,炼《都》一纪,亦属文人常例耳!”七姨曰:“如卿言亦复佳。今夜拌闰百万更筹,看温家郎叉得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