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与此相吻合。
秋夕访琵琶亭记
明洪武初年,吴江的沈韶,年纪才二十岁,容貌长得很漂亮,他的诗向萨都刺学习,书法向边伯京学习;诗词书法,都受到当时的名人的赞赏。沈韵曾经步萨都刺《过嘉兴》诗韵作《吴中》诗二首:
七泽三江通甫里,杨柳芙蓉映湖水。阊门过去是盘门,半卷珠帘画楼里。蘼芜生遍鸳鸯沙,东风落尽棠梨花。馆娃香径走麋鹿,清夜鬼灯笼绛纱。
三高祠下东流续,真娘墓上风吹竹。西施去后转廊颓,岁岁春深烧痕绿。
东南形胜繁华里,一片笙萧拂江水。小姬白苎制春衫,桂楫兰桡镜光里。舞台歌榭临鸥沙,粉墙半出樱桃花。采香蝴蝶飞不去,扑落轻盈团扇纱。
吴歌《子夜》凭谁续?柳阴吹彻柯亭竹。范蠡扁舟去不回,惟有春波照人绿。
其他诗作都与这二首诗作相类似。因为家境富赡,沈韶也不想做官。一些人虽然知道他的想法,但又贪求他们家的钱财,有的要举荐他做孝廉,有的要保举他做生员,繁杂纷纭,简直没有安静的日子。沈韶虽然不吝惜钱财,但实在厌烦那种骚扰,于是就与大舅子张某商议说:“怎么做才可以摆脱这些烦恼?”张某说:“只有远游,或许可以躲避。”沈韶认为他的说法很对,就拉上表兄弟陈生、梁生,乘坐高大的船舶,装载亿万重金,遨游在襄阳、汉川之间。
船停泊在九江府,沈韶喜爱庐山的秀丽,远眺鄱阳湖的清波,留连盘桓于郡县城郭,凭吊古迹,寻觅幽胜,众人渐渐对他们有非议,沈韶一点也不顾惜。他感叹地说:“我们这班人幸好家里富裕,年纪又轻,粗粗通晓一点文墨辞章,此行是为了躲避俗人的骚扰。难道能效仿王戎这种人拿着象牙算筹,斤斤计较微末的小利吗?”于是游览更加频繁。
一天,偶然秋雨后新晴,水天融为一色。沈韶偕同梁生、陈生,一同探访琵琶亭,他们吟诵白居易的《琵琶行》诗篇,想象诗中浔阳商妇“银瓶铁骑”的琴艺,引自四望,久久徘徊。这时候,月色明朗,风声细微,人静夜深。三人正要拿出酒肴共饮,忽然听到月下好像有歌声传来,一会远,一会近,有时高,有时低。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感到十分奇怪。
梁生开玩笑地说:“该不会是浔阳商妇知道我们在这里吧?”沈韶说:“当时白乐天尚且需要千呼万唤才肯出来,今天难道能这么容易就现身露面吗?”陈生说:“徐娘半老,弹出的琵琶声又哀怨,即使在酒席前轻拢慢捻地弹拨,也只会增加我们天涯沦落的感觉,哪里能有一醉方休的欢乐呢?”
沈韶说:“大家别说了,姑且静静聆听。”过了很久,那歌声才渐渐消歇。喝完酒后大家一起回船休息,竟然也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缘故。只有沈韶心中七上八下,多情而又喜欢多事。
第二天,他就独自一人前去探究事实,在那里踯躅徘徊了好久,全然没有新的发现。沈韶兴尽体乏,正要打算回去,突然有一阵芬芳浓郁的奇香缥缈而来。沈韶感到奇怪,就停立在原地等待。大约有一杯茶的功夫,只见一个美女,身着宫妆,打扮漂亮,相貌就像天上的仙女,有两个年轻侍女在前面导引,一个拿着黄金吊炉,一个抱着紫罗绣被,慢慢地登上台阶。沈韶猜想这必定是富贵人家的女眷,到这里登临观赏,就隐藏在石壁后面躲避起来。侍女把绣被铺在亭中央,美女席地坐下后,就对侍女说:“怎么会有生的人气息?该不会是昨晚那几个狂客在这里吧?”
沈韶担心她派人搜出反为不好,就站起出来拜见,并且告唐突之罪。美女说:“所处朝代不同,又没有身份地位,有什么唐突呢!但是诸位郎君昨夜谈笑中,以长安妓女浔阳商妇来看待我,未免也太过分了吧?”沈韶仓猝之间不晓得怎么回答。美女便让沈韶一同坐下,沈韶再三推辞;美女坚持后,沈韶才入座,于是就问她姓氏。美女说:“很想告诉你来龙去脉,又担心你听了害怕,但是我不会祸害人,希望不要见怪!我是伪汉国主陈友谅的宫中女官郑婉娥,二十岁时就死了,殡葬在琵琶亭的附近。这二个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