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倘若存了一个祭祀可以求福、祭祀可以免祸的念头,那么就将圣人制作祭祀的深意统统失去了,他的心中也并不知道怎样是善,怎样是恶,只知道如何是福,如何是祸,如何可以得福,如何可以免祸,如此而已。但是,假使人人都是如此,听命于天,而人力一点都不尽,孜孜为利,而善恶一切都不管,还成个世界吗?”三苗听到此,亦无话可说,只得应道:“臣就去改他吧。
”帝尧见他愿改,亦不再说。
过了几日,到了衡山,大会诸侯,举行黜陟之典。三苗当然是考了一个下下,也不必说。礼毕之后,诸侯将散,帝尧仍拟南行。三苗设宴,大飨帝尧君臣及各路诸侯。这个却是常有的礼节,帝尧不好推辞,然而颇有戒心。但见那席次有十几席,却是参伍错综的。三苗陪着帝尧,狐功陪着老将羿,其余有两个诸侯陪着羲叔和赤将子舆。帝尧君臣本来都想托故一点不尝的,深恐他酒肴之中或有什么恶意。忽见那三苗立起来说道:“臣听见说,古礼臣侍君宴,所有的酒肴,应该臣先偿之。现在某仿照这个典礼,每项先嚐一嚐,想来圣天子和诸位同僚不会说某无礼,拿吃过的东西给君上吃的。”说着,拿起酒壶,斟了满满一杯,自己先一饮而荆然后再斟一杯,跪献帝尧,又拿起筷子,将所有的肴馔项项都嚐过,然后就坐。
那边狐功亦站起来说道:“诸位公侯在此,狐功亦得参预末席,荣幸之至。但是狐功对于诸位公侯,亦在臣子之例,应该仿照敝主君之例,先将各项酒肴嚐一嚐,以表敬意。”大家听了都推辞道:“没有这个道理,那是臣对于君的礼节。足下与吾辈是个宾主,万万不敢当。”狐功道:“就使是宾主,亦不妨仿行。”说罢,也都先嚐过了。饮宴之间,谈笑甚欢。帝尧总有一点疑心,吃的甚少。赤将子舆是素来不吃烟火食的,羲叔正在中暑以后,亦不多食。独有那老将羿,食量向来甚大。
起初与狐功同席,心中很不舒服,本不愿吃,后来看见狐功一杯一杯的饮,大筷大筷的吃,料想无甚要紧,遂不觉多饮多食一点。酒阑席散,各自归寝。到了次日,大家安然无事,方始把心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