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6 / 7)

玄怪录 神魔志怪 12333 字 2个月前

无命,寻合化灭。缘李都尉留水 银在此,故得且存。某等即都尉李少卿般粮袋,屋崩平压,绵历岁月,今已有命, 见为居延山神收作伶人,伏乞存情于神,不相残毁。自此不敢复扰高居矣。“骨 低利其水银,尽焚诸袋。无不为冤楚声,血流漂洒。焚讫,骨低房廊户牖悉为冤 痛之音,如焚袋时,月余日不止。其年骨低举家病死,死者相继,周岁无复孑遗。 水银后亦失所在。

○刘讽

文明年,竟陵掾刘讽,夜投夷陵空馆,月明下憩。忽有一女郎西轩至,仪质 温丽,缓歌闲步,徐徐至中轩,回命青衣曰:“紫绥,取西堂花茵来,兼屈刘家 六姨姨、十四舅母、南邻翘翘小娘子,并将溢奴来,传语道此间好风月,足得游 乐。弹琴咏诗,大是好事。虽有竟陵判司,此人已睡明月下,不足回避也。“

未几而三女郎至,一孩儿,色皆绝国。于是紫绥铺花茵于庭中,揖让班坐。 坐中设犀角酒樽,象牙杓,绿罽花觯,白琉璃盏,醪醴馨香,远闻空际。女郎谈 谑歌咏,音词清婉。一女郎为明府,一女郎为录事,明府女郎举觞浇酒曰:“愿 三姨婆寿等祇果山,六姨姨与三姨婆寿等,刘姨夫得太山府纠判官,翘翘小娘子 嫁得诸余国太子,溢奴便作诸余国宰相,某三四女伴总嫁得地府司文舍人,不然, 嫁得平等王郎君六郎子、七郎子,则平生素望足矣。“一时皆笑曰:“须与蔡家 娘子赏口。“翘翘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曰:“刘姨夫才貌温茂,何故不与 他五道主使,空称纠判官,怕六姨姨不欢,深吃一盏。“蔡家娘子即持杯曰: “诚知被罚,直缘刘姨夫年老眼暗,恐看五道黄纸文书不得,误大神伯公事。饮 亦何伤。“于是众女郎皆笑倒。又一女郎起,传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说,须传 翠簪,翠簪过令不通即罚。令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传说数巡,因 令紫绥下坐,使说令,紫绥素吃讷,令至,但称“鸾老鸾老“。女郎皆笑,曰: “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

三更后,皆弹琴击筑,齐唱迭和。歌曰:

明日清风,良宵会同。星河易翻,欢娱不终。

绿樽翠杓,为君斟酌。今夕不饮,何时欢乐?又歌曰:

杨柳杨柳,袅袅随风急。

西楼美人春梦中,翠帘斜卷千条人。

又歌曰:

玉户金釭,愿陪君王。邯郸宫中,金石丝簧。

卫女秦娥,左右成行。纨缟缤纷,翠眉红妆。

王欢转盼,为王歌舞。愿得君欢,常无灾苦。

歌竟,已是四更。即有一黄衫人,头有角,仪貌甚伟,走入拜曰:“婆提王 屈娘子,便请娘子速来!“女郎等皆起而受命,却传曰:“不知王见召,适相与 望月至此。既蒙王呼唤,敢不奔赴。“因命青衣收拾盘筵。讽因大声连咳,视庭 中无复一物。明旦,谛视之,拾得翠钗数只。将出示人,更不知是何物也。

○董慎

隋大业元年,兖州佐史董慎,性公直,明法理。自都督以下,用法有不直, 必起犯颜而谏之。虽加削责,亦不惧,必俟刑正而后退。尝因事暇偶归家,出州 门,逢一黄衣使者曰:“太山府君呼君为录事,知之乎?“因出怀中牒示慎。牒 曰:“董慎名称茂实,案牒精练,将分疑狱,必俟良能,权差知右曹录事者。“ 印处分明,及后署曰倨。慎谓使者曰:“府君呼我,岂有不行,然不识府君名谓 何?“使者曰:“录事勿言,到府即知矣。“因持大布囊,内慎于中,负之趋出 兖州郭,致囊于路左,汲水为泥,封慎两目。

慎目既无所睹,都不知经过远近,忽闻大唱曰:“范慎追董慎到。“使者曰: “诺。“趋入。府君曰:“所追录事,今复何在?“使者曰:“冥司幽秘,恐或 漏泄,向请左曹匿影布囊盛之。“府君大笑曰:“使一范慎追一董慎,取左曹布 囊盛一右曹录事,可谓能防慎矣。“便令写出,抉去目泥,便赐青缣衣、鱼须笏、 豹皮靴,文甚斑驳。邀登副阶,命左右取榻令坐,曰:“藉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