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莲化村思食得食 从东寺避魔逢魔(3 / 6)

后西游记 神魔志怪 8999 字 1个月前

转生欢喜?万望见教。”唐半偈听了叹息道:“佛法从来清净,岂待贫僧饶舌。若东土道胜西天,贫僧又何苦跋涉?此僧妖言惑众,罪不待言。但宝方相近灵山,日瞻我佛慈云,况托身莲花必具本来慧性,岂容妖僧于此颠倒是非,搅乱道法?”老者道:

“就是村中居民,也有几个高明的在背后议论他的破绽,不肯信从,争奈力量浅薄,驳他不倒。这冥报和尚又有些幻术,最会持咒咒人。咒得人昏迷不醒,登时跌倒。人要害他,又有丈六佛光,结成楼阁,以为护身之宝,若有急难,将身遁入,任是刀剑如林,也不能伤。我这阖村居民,虽说化生佛地,却没有神通手段,如何与他做得对头?故只得凡事依从。老师父若要往天竺国雷音寺去,必要打从西村经过,须悄悄瞒了他过去方妙。若使他知道,定道你东土人不自尊东土,转来西方求解,是个败类,怎肯轻轻放过?”唐半偈道:“贫僧既为佛家弟子,佛法是非敢畏祸而不辨明?承老菩萨指教,且到前途,再作区处。”遂起身辞别了出来。老者送至门外,又叮嘱道:“闻得那冥报和尚十分惫懒,老师父须要仔细。”唐半偈点头作谢,方才上马而行。正是:

妖人偏幻佛,佛地也生妖,

毕竟谁妖佛?人心所自招。

唐半偈坐在马上行了数步,对着小行者说道:“据这位老善人说来,那冥报和尚定是个妖僧。我们此一去须要留心防范。”小行者道:“千魔百怪,虎穴龙潭,也都过来了,个把妖僧怕他怎的?”唐半偈道:“徒弟呀,不是这等说,俗语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不听见方才这老善人说,他有妖术,又会咒人,倘不预防,三不知被他咒倒,却如何区处?”小行者笑道:“我只晓得刀能砍人,枪会刺人,从不知念一个咒儿便能咒得人倒。”猪一戒道:“师兄莫要说嘴。若说咒儿咒不倒人,怎师父念起紧箍咒来你就头痛?”小行者道:“师父是明明有个箍儿套在我头上,我服他管,故念动咒语箍儿便束得头疼。这妖僧我与他皮毛既不连属,痛痒又不相关,如何咒得我动?”师徒们在路闲论,不觉又走了一两日程途,忽到了一个乡村,细看那风土景物,虽也与莲化村相去不远,但只觉来往的人民熙熙攘攘,不象莲化村的安静。师徒们知是西乡,唐长老回头对小行者道:“进村去须要小心。”小行者点头道:“师父只管放心,有甚事多在我。”一面说一面大家走入村来。

走到村中热闹之处,猪一戒想起莲化东乡思食得食吃得快活,便对小行者道:“这西乡人家比东乡又多,料想风俗也是一般,斋是现成的,何不再化一餐吃了好走?”小行者道:

“一村有一村的风俗,怎定得他是一般?此时才过午不久,肚中也还不饿,况这村中又说有那妖僧在此,莫若悄悄过去,赶到前村再去化斋也不迟。”唐长老听了道:“履真说的最是,快快走过去吧,不要又化斋耽搁了。”猪一戒见师父说不化斋,便咕哝道:“挑着这样重担子走山路,不化斋吃,人就是铁做的也挨不去。”唐长老道:“哪个说不化斋?只说这地方有妖僧在内,恐怕化斋耽搁,惊动他又要惹出事来。莫若悄悄过去,到前面街坊去化岂不安静?”猪一戒道:“现放着这样大乡村富厚人家不化斋,转要到前面三家村冷巷中败落人家破灶前一碗半碗去求人。你看这村有百里远近,几万人家,那妖僧知在哪里?我们化斋不消半个时辰,吃了就走有甚耽搁?怎能够惊动他?你们不要忒小心过分。”小行者道:“师父,这呆子的馋虫又爬动了,若不与他化些噇噇,莫说琐絮不了,就是走路也没心肠。”唐半偈道:“既是这等,你们三个就去化些吃吃吧。我腹中尚饱,还不消吃得。”猪一戒道:“既是师父不要吃,我们三个多少化些吃了就走。”小行者道:“都去了谁伴师父?我也不饿,你两个去吧。”

沙弥道:“我也还不饿,我要看马,二师兄自去吧。”猪一戒听见大家都不去,遂发急道:“我晓得你们都是一路神祇,单单算计我,化斋是大家的事,怎叫我一个独去?我若独去,明日又要说我害馋痨贪嘴了。罢罢罢!拚着死在你们眼里,你们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