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台下众人皆是窃窃私语。

虽说筑基对修士来说也只是入门水准,但也是将他们与普通人区分开来的天堑。

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在外门修炼多年,每天不停的参悟,筑基依然遥遥无期。有的人甚至直到七老八十才完成筑基。

此刻掌门说两个月筑基……恐怕盲目乐观了吧?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掌门那样天资卓越,年方十四就筑了基……

对弟子们的质疑,谢青青心里其实是有数的。但她偏偏就摆出一副毫不怀疑的样子,似乎真的确信他们都能在两个月之内筑基。

这倒不全是假装。虽然两个月是有些夸张了,但有了教参的指导,谢青青有信心在至多半年之内引导这些徒弟筑基。

原因很简单。就在昨晚研读教参的过程中,谢青青发现,这片修真大陆上的师父们,对未筑基修士的教育方式有极大的问题。

简单说,在修士引气入体之后,虽然锻炼身体和精神、增强吸纳灵气的能力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东西,是悟。

绝大多数无法筑基的人都卡在这上面炼气修士达到筑基,靠的不光是数年如一日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在修炼中的某一刻,突然领悟到天地大道,对事物的理解进阶到新的层次,这才是筑基的真正要点。

而如何才能顿悟呢?

道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只能由修士自己去领悟,从书里看、听师父说都是不管用的。

但道并不是高不可攀。就算是芸芸众生中,一天也没有修炼过的凡人,也有许多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中领悟到天地大道。

这些人往往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木匠从木工活里悟道、厨子从一茶一饭中悟道、车夫从条条大路上悟道;而就算那贵为九五至尊的皇帝,也和他们一样,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力当中,悟着自己的道。

所以所谓炼气,其实不该叫炼气,该叫悟气。领悟这天底下的灵气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如何轮转。

那么炼气期的少年们要怎样才能快速悟到自己的道呢?

困在洞府里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走遍天下行万里路,倒也不必。

炼气期修士想要筑基,真正的捷径是:找到自己真正擅长、有天赋的事,然后专心致志的做下去,从钻研中悟道。

所以谢青青才说,这个修真界对炼气期弟子的方针让他们日复一日专心修炼其实是南辕北辙了。

在这种传统下,就只有那些阴差阳错自己找到了路的人,能够快速入道。

就比如那个所谓的天才谢清风,其实也只是对武杀一道颇为擅长,又爱好挑事打架,才得以年纪轻轻就修为超群。

而那些看似天赋不如她的人,也未必真的不行,只是没有找到自己的领域而已。

不过,虽然修真界的那些传统师父们一刀切误人子弟,谢青青也很能理解他们。

毕竟面对一个才刚刚炼气的年轻人,要找出他擅长的领域,其实是极其困难的对一件事有没有天赋,怎么都得认真做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

要是想筑基就得带着徒弟把所有领域都试一遍,师父可就要累死了。更别说不是谁都有耐心,在炼气的徒弟身上花那么多精力。

不过这对谢青青不是问题,她的那摞教参和好不容易习得的技能伯乐,不就是干这个用的嘛!

谢青青简单讲述了这套理论,接着便让徒弟们考虑自己的修炼计划,然后按点名顺序挨个找她讨论。

当然,说是一对一讨论,其实也是谢青青趁机用伯乐观察对方的面板,根据数值提供建议了。

眼前的徒弟们虽然还是少年少女,但有的对剑道有天赋、有的擅长炼丹炼器,有的则在画符布阵这方面有更强的领悟力。

说起来很有趣。在谢青青点出他们的所长时,大多数徒弟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仿佛一直以来的心事被人说中。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将信将疑的,但也都听掌门的表示愿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