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顶的大礼堂举行?。

新来的弟子往往都是二白山附近村镇的子弟,不管是衣着和表情?都显得朴素而纯真,坐在大礼堂内,眼睛滴溜溜地乱转,却又不敢乱动,看着颇为喜人?。

入学礼开始,首先是谢青青这个掌门致辞。

谢青青也不吓唬他们,讲话时只简单地表示了欢迎,介绍了二白宗内修炼、劳动和考核的各种规则以及禁止事项,然后告诉他们放轻松,只要?下功夫肯学习,必定都是能达到标准的。

然后是五师弟明?修风上台。他讲话的内容就?单纯得多,主要?就?是把今年掌门和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二白宗农学院介绍了一遍,讲述了他们研究的各种先进务农技术,展望了一下这些技术投入使?用?后的效果。

新入门的弟子很大一部分都出身农户,虽然不一定都喜欢种田,但一定都知?道务农不易。能轻松高效地产出大批粮食,让大家都吃饱饭,对他们而言绝对是充满诱惑力的。

谢青青十?分满意。明?修风说完以后,下一位上台的却不是山上的修士,而是两?个月前刚上山的宋老先生!

原来,宋先生上山后,秉承着严厉的教学风格,同时又以身作则,算是二白山上最配得上为人?师表的一位先生。那些跟着他学认字的人?,虽然都怕他怕得不行?,但也不能不服,都说宋老先生是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就?这样不过两?个多月,跟着他学认字的那批人?,除了有几个中途放弃的之外,其余的人?全都通过了考核,成为了二白山正式的图书管理员,宋先生也被谢青青正式聘为二白山的文化课先生。

虽然修炼之人?不一定要?熟读四书五经,但总不能连字都不认得吧?

所以,新入门的弟子在筑基前,除了跟着三师妹进行?引气?和炼气?的修炼外,还要?跟着宋先生学文化课。

谢青青也不要?求他们学到多好,但至少要?达到一个标准她已经跟宋先生商量了,决定把弟子的文化水平分出两?个层次,每年安排两?次考试,一次叫四级,一次叫六级……

宋先生讲话的内容不出所料,很符合古代文人?的观点,要?好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话说得没错。谢掌门带头鼓掌:他们要?不好好读书,她那么大个图书馆不就?白费了?她雇那么多管理员不就?白费了?

宋老先生下台后,二白山的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师父,正是谢青青的三师妹,蒋连风。

按照她的计划,接下来三师妹将长期负责基础班,也就?是说台下这些新弟子,往后一两?年最常接触的人?就?是这位三长老,所以谢青青才把她安排到了压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