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他们主动上门的。

陆青予安安静静在工厂画图纸,回家画海报,没想到自己出名了。

除了周一的电视台报道,这一周的报纸、十月的所有杂志,连篇累牍报道了这场创举。

馆长张守光召见了沈俊文,指着报纸杂志给他看:“你的学生不错啊,这次组织的露天电影加服饰展不仅打开了南州市民的眼界,还盘活了两个企业。

这些新闻报道有一半也是他写的吧,把南州市的传统艺术吹上天了啊。今天省里文化厅、轻工厅、省委办公室都给我打电话了,表扬我们文化馆干了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都是您领导得好!”沈俊文彩虹屁送上。

“老油子!我们俩干什么了啊?啥也没干。”张守光笑了。“这次市上的后备干部培训名单,把苏远宸的名字报上去吧!改革开放,还是要看年轻人的啊!”

“感谢领导慧眼识珠!”沈俊文与有荣焉。

南州市民在报纸电视的宣传下,纷纷前往两个工厂参观。

两家工厂一合计,展品一家一半。古代服装和首饰、道具陈列在天和,现代服装和首饰陈列在花雨。

两厂互派了销售人员,收到的订单分门别类交回两家单位。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午餐其乐融融。

周五,彭城和姚建林带上财务关起门来见了面,报了各自的收入和订单采集情况。

据守门大爷说,两个工厂的老大都笑得合不拢嘴。两个单位的财务都拿着厚厚的单据,走路轻快。

工厂里现在气氛十分和谐,大家觉得手里做的不是黄铜,是金子。

周六彭城召来于方林、王敬国、吴忠和陆青予开了个会:“以后工厂的重要决议就由我们五个人来商量。”

陆青予左右看看,于方林代表制作部门,王敬国代表销售部门、吴忠代表后勤财务部门,自己算是设计规划部门吧。

于方林老实说:“师兄有事尽管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