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波尔多咖啡展时候,我早该有所联想的。”
瑞贝卡同初次见面但略有耳闻的梁允静态度十分友好,但是同一年到头也就家族聚会见上两三面的亚瑟就没那么好的态度了。
“我也没有想到,您的酒庄经营不下去,所以改开小酒馆谋生了吗,姑姑?”亚瑟表情不变说完,便邀请梁允静和成世宇落座。
哦吼?突然加辈?
成世宇眨眨眼睛,她的运气存疑,但交朋友的水平好像从来没错过。
*
法国一行参加咖啡展,成世宇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选择合适的咖啡豆,更希望跟一些原产地供应商建立联系。
亚瑟他们家族主营的毕竟是酒类经销,咖啡豆和咖啡机等设备的进口不算是重点。
成世宇若只是开一两家店尝尝鲜也就算了,如果想要持续扩张,没必要让中间商在其中另抽取一笔费用,原料价格自然无法多往下压。
成世宇目前的需求量虽然已经满足售卖门槛,却远没有到让对方重视的程度。
但一方面有亚瑟在中间为双方引荐,另一方面成世宇好好给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还未涉足亚洲区的对方画了一张大饼、咳、描绘了一张蓝图。
她大致估算了一下现阶段联系群里同行们的需求量,顺道畅想下未来自己打算扩张的规模,咬咬牙承诺了一个在梁允静和亚瑟看来都有些夸张的数额,拿下了韩国区代理的工作。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将负责进口咖啡豆批发、零售。
在韩国这个不生产一颗咖啡豆的国家,想要培育市场还是个长线工程。
现阶段成世宇进口的还是烘焙加工好的豆子,虽然生豆的运输成本更低、储存时间更长、且成世宇对烘焙豆子方面也有研究。
但想要在国内建加工厂也是个比较漫长的工程了。
成世宇懂得什么事刻不容缓,而什么事该徐徐图之。
比如除去考虑要将进口的赏味期短暂的咖啡豆全部卖出,她还要考虑尽快自己建或者买下一家进出口资质齐全的国际贸易公司。
在沉寂一周多之后,成世宇一通电话打给海那边的朴相元时,这段时间将一切管理井井有条的朴相元听着电话那头老板不知道又被什么触动消费的神经,准备收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居然第一反应是“终于来了”的踏实感。
电话里她强调了不需要原有公司规模或者业务量有多么庞大,最关键是资质齐全,朴相元觉得附加上性价比考量,应该也不是难事。
另外成世宇交代目前咖啡工作室那边的经理人孙华俊填报一份材料尽快传给她,公司申请加入美国精品咖啡协会,进展快的话半个月就会有协会资质审核方去到工作室那边,对目前工作室提供的咖啡教育、培训等工作进行考察,完成认证工作。
SCAA的认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权威性,考察顺利的话,工作室的培训课程就能“官方”化了,学习这类专业咖啡师培训课程得到官方认可,能参加通用的专业咖啡师认证考核。
别的不说,成世宇知道只要多一个最大专业协会、尤其还是美国协会认可的帽子,以他们国内一贯的“追求”,明明换汤不换药,态度也会完全两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