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的呢?”儿童回答说:“旋转某些机关就可以了。”再问下去,就回答得有些不知所云。过了一会儿,儿童便向着东南方的一座平台跑去,说:“将要坠落到那个地方。”跟上去看,果然是这样。一只风筝竟然不需要线轴就可以事先控制它飞行和降落的高度、地点,这真是神乎其技了。于是询问风筝的来历,儿童们认为很好笑,说:“风筝难道还有别的种类吗?”继续打听,于是知道风筝是由程木匠制造的。公输子羽马上派徒弟上门去,但是因为程木匠出远门探访亲友,这件事于是搁置,久而久之,就忘记了。
又过了两年,有一次,城中某个富商为小妾庆寿,排场盛大热闹,当地很多有名望的人都受到邀请,公输子羽也不例外。派人送呈的礼物,是由他亲手用锯、刨、凿等普通工具做出的一尊天女奉桃佛像。人物的面容清晰美丽,衣纹栩栩如生,由于木质采用的是西域特有的一种叫做焦沉香的木料,佛像能够持久散发出一种淡香。最奇妙的是佛像具备活动的功能,能在宾客面前演示捧上寿桃唇绽微笑的举动。公输子羽也对这尊佛像非常得意。在宴席上宾客们都赞不绝口,说:“这般神乎其技,简直可以超过当年的公输般了。”只是富商的小妾似乎对这份大礼不以为然,淡淡地说:“这难道是什么神奇的礼物吗,比起去年收购的一扇旧窗木雕似乎逊色不少。”
有人不相信,于是小妾便带宾客到后堂居室去欣赏那扇窗雕。公输子羽也夹杂在人群中,见到那扇窗雕,刻着数十个在云层里飘荡飞舞的神仙,一旦撑开窗子,所有仙人的动作都随着主人撑窗的高低而有所不同,捧着花篮的会撒下花朵,举杯对酌的一饮而尽,对坐手谈的皱眉撑下巴苦苦思索,没有一个人物呆滞不动,就连天空的云朵也聚散不定,看上去令人心荡神驰。问及窗雕的来历,回答说:“是亲戚偶然从乡下见到买来的,出自清平的程木匠,花费的银两很少。”公输子羽赞叹说:“我能够见识到世间有这么高明的木匠,也不算白白投胎一次。”从此没有再以高人自居,和普通木匠一样,勤劳地接活干活,以被别人推崇欣赏为耻。程木匠听说了这件事,摇头叹息说:“我哪里当得起高明这两个字呢,真正技艺精深的人应该是十工子呀!”
十工子姓王,出生于巴蜀之地的书香人家,据说幼年资质明艳,丰韵娉婷,是远近闻名的美少年。性情温润又非常胆小,家中长辈担心他受欺负,用蓄养女儿家的方法把他关在家里,延请上好的老师教导他。到了十一岁的时候,诗词歌赋文采风流,就连传道授业的老师也惭愧地谢绝聘金,不敢再教授他。家中所蓄藏的典籍,仿佛镌印在胸中不能磨灭。于是四处搜求各类书籍,花重金砌下了一座三层高楼的院子用来收纳。这些书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博杂,不一而足,王生沉溺在其中,享受到了常人所不能享受的乐趣,志趣高远,根本没有考取功名的计划。
到了十四岁,王生的父亲因为某桩事情得罪了当地官府,财产遭到封查,虽然辗转托了很多亲戚朋友,一家老小幸免于难,但是家道中落,就连维持日常生计都很困难。恰好这时候偏偏又逢上中元节,隔壁邻居在肃杀的秋日焚烧黄纸祭亲,无意中燃起大火,救之不及,连带把王家也烧得七零八落,那座用来藏书的高楼小院也付之一炬。王家因此更加穷困潦倒,王生的祖父和父亲相继郁郁而终,只剩下孤儿寡母寄居在舅舅家里。舅母出生于一个屠户家庭,性格非常强悍,是附近有名的泼妇,动辄与丈夫口角,甚至挽袖拔拳相向,对王氏母子也没有什么好脸色。有一次过端午,当地人都依照风俗投粽到江中,舅母讽刺说:“喂食江中鱼,一年只尽到一天的心意,就算积下很好的功德;喂食亲戚的功德要怎么计算呢?”
王生听了很受羞辱,于是变卖了母亲的唯一的一支凤头钗,换了粮油香料,包了些粽子放在门口煮。粽子还没有煮熟,从锅里所散发出来的香味就引来了无数的街坊竞相购买。拆开品尝,发现王生的粽子又糯又软,颜色鲜亮,就好像是用特别的材料做出来的。向他打听原因,王生笑着说:“只是因为凑巧记得古方罢了。”舅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