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后脑勺上打了一掌,低声骂道:“作死的丫头,这狗嘴再满处胡吣就不带你来了!”
夏三姐儿揉着后脑勺,撅着嘴老大不乐。
薛氏看个满眼却装作没看见,只笑道:“这是我们家的那个姐儿非说种些花木才好,正赶上有大户人家要修园子,剩下点子花草奇石丢着,她爹就找了个车拉回来,也没花几个钱。爷俩儿折腾了半日方才栽种上,如今倒也有模似样的。”其实陈万全也不耐烦这般修整院子,只是香兰说要看花草方能作画,陈万全这才不辞劳苦,将这院子收拾了。
金氏脸上的笑便有些不自在。先前夏芸中举,有那些殷实有头脸的人家也送来银子,另还有体面乡绅赠了一处空屋,虽不敞阔,且有些旧了,却好歹也是个两进两出的宅院,收拾得倒也干净,合家搬过去也只觉着欢喜,自觉已压倒众人,如今到陈家一瞧,这样一个小院子,便已比她家阔气到十倍去。等再进屋一瞧,只见那乌木长案座椅,珐琅彩的花瓶儿,悬着的各色字画和吃茶用的青釉褐绿彩莲盅,竟然是个富家翁的陈设了。
这厢连夏二嫂都惊了,摸着茗碗和几子,一叠声道:“好乖乖,这简直是大户人家的体面……那个什么林家再有钱体面也就不过如此了罢,这一屋子的古董还值多少银子诶……哎哟哟,这点心也长得这样俊,都让人舍不得吃了……”
夏三姐儿早往口中塞了两块糕点,大口嚼着,道:“怎么舍不得吃?比咱家过年买的还香呢。”
薛氏得意,笑道:“这是贵酥斋的糕饼,昨儿个她爹上街时买的,尽管敞开吃,还有得是呢。”
金氏心中更酸,清清嗓子道:“我说薛大妹妹,我说两句话只怕你不爱听……院子收拾这般花里胡哨的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养些鸡鸭实在,每天有个能打鸣儿的不说,还能捡几个鸡蛋,逢年过节又能宰了吃肉,不比那些花草实在多了?还有这些点心,最不当时候,自己做罢,费油费面,出去买罢,一串钱才两小包儿,你们不比我们家,我们家举人老爷在衙门里当差,见天儿有人来送这些糕饼果子来,就算送来了,我也不爱吃,白扔着罢了。”
薛氏听了这话不由一怔,脸色便微微有些沉了。
第122章 作客(二)
金氏说完心里舒坦了点,端起茶来吃了一口,又看了薛氏一眼,只见她穿着丁香色的软绸对襟衫子,下着白色棉绫裙儿,头戴累丝钗梳和镶宝的翠钿儿,耳上带着明晃晃的金耳环,俨然是地主太太模样。而自己穿着半旧的蓝色缎子袄儿,玉色裙子,头上戴着银簪铜环,手腕上一只银镯子还是当年的陪嫁,其余一概首饰全无,与薛氏相比愈发显得寒酸。
原来夏芸虽中了举,也受了乡绅馈赠,去衙门当了小吏,若是寻常人家也好歹能殷实几分。奈何金氏太能生养,虽两个儿子已成亲,一个女儿已嫁人,家中却还有两个女孩儿待嫁,另有一对儿年方十二岁的双生子,最小的儿子方才七岁,却从胎里带着病,求医问药化了不少银子,至今未曾好转,只悬着一口气在床上躺着。家中只种几亩薄田而已,故而并未有多体面。
金氏暗道原先薛氏也没几样首饰呀,成天穿来穿去不过两三套衣裳,怎的突然就穿金戴银了。心里又不痛快,咳嗽了两声,脸上堆了假笑,道:“薛大妹妹打扮真是体面,啧啧啧,这一头的金子银子要把我的眼给晃花了。”
薛氏将心里的不悦压了,说:“也该她爹时来运转,当了大当铺的坐堂掌柜,日子便好过起来。如今东家去了京城,铺子盘出去,难得新东家也能高看她爹一眼,又将人留下了。闲暇时再收些古玩来卖,日子好歹过得去,今年过年时,她爹就张罗给兰姐儿添几样首饰,我也跟着沾光,打了两三样。”
金氏摆出长者姿态,身子微倾,看着薛氏,语重心长道:“我说薛大妹子,我长你几岁,托个大,可得说两句,如今日子过好了,可不能把钱都买金银首饰糟践了,日后用钱的地方多得是……要我说,如今趁着陈大兄弟年轻,赶紧化几两银子买个能生养的丫头回来,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