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4)

毒凰来仪 肃元帝时候 5426 字 2个月前

后的肃元帝大概是不介意借这个机会再削一削丞相的朝堂势力,以达到左右平衡的目的。

骊唯形象崩塌,名誉受损也就罢了,被贱物折辱,一身傲骨的他说不得只能一死。骊唯死了,骊清无嫡子传承,便只能从庶子中挑选合适的人记做嫡子。嫡庶之争从来残酷,一旦让此人算计成功,丞相府上怕是再难有清净的日子过。

万幸的是念蔺挣脱了束缚逃掉,骊唯又当机立断的收手,抹平了痕迹,没暴露出自己。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骊唯咬死是被人诬陷的,加上他险些受害的事实,这事最后总能圆过去。而更值得庆幸的是双莲及时赶到救下了骊唯,没让人看到他与乞丐在一起的画面,不然,便是双莲以心头血发誓也没有用了。

写信提醒双莲,破了这恶毒计策的人却是幕后之人的妻子,她被夫君冷落多年,膝下无子,常受妾侍欺压,唯有寄情于诗画琴艺,排解愁思。她最为欣赏的便是骊唯的才华,自诩与之神交已久,偶然听见夫君的毒计,自是不忍第一公子受此侮辱,才冒险通风报信。但她这么做也未必没有借力毁掉夫君一切的意图,不管她的意图是什么,送信的恩情骊清都记下了,自会如她所愿的解决好此事。

但这事不宜闹大,即便没有骊唯算计念蔺的真凭实据,也难保双莲不会生出疑心,疑心一生,骊唯和她的距离就会隔开了。心甘情愿的迎娶,与生出疑心的妥协相比,自然是前者比较好,骊清便压下了此事,用了点手段将对手逼出皇城,而后制造匪患一举灭杀。这人的妻子在他头七当日,就在娘家的支撑下,拿走了自己的嫁妆,留下一个空壳给那些妾侍庶出,没两日,这些人就死的死残的残了。

之后,流言彻底的平息下来,众人的视线渐渐转移到双莲的婚礼上,为这好事多磨的姻缘送上祝福。有人出于真心,有人出于假意,但这些都不在双莲心上。

骊清敢私下里动这些手脚,自然是和肃元帝通过气的,更做出了许多妥协,算是帝王大胜。肃元帝削了骊清的势力,便幸灾乐祸起来,骊清算是自作自受,唯一的嫡子嫁为侧夫,可有的熬了,双莲也非蠢人,怎会允许骊清插手她的内宅?

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世有疑

不管怎样,肃元帝都通过这件事获得了好处,且有好戏看,自然不会再去为难骊清,便暗中下旨,以帝王之名压下了这件事。府衙一把手也乐得轻拿轻放,反正闹起来,他都是两头受气的命,肃元帝的旨意可谓是及时雨,助他脱离困境。

但双莲那边也需要安抚好,毕竟她不知道骊清和肃元帝私下达成共识的事。经过一番权衡利弊,骊清动了点手脚,将算计骊唯和掳掠念蔺的事全都推到了那个死于匪患的政敌身上。横竖死无对证,怎么说还不是骊清说了算,且另一个知情者,政敌的妻子已在娘家病逝,骊唯算计念蔺的事,到此却是可以埋得严实了。

骊清也就放手,把一切都归到政敌身上,并亲自找了双莲,告诉她压下此事的必要性。双莲心知肚明,面上却露出一缕不甘,似在为不能亲手给念蔺讨公道而遗憾,但在骊清的安抚下,也就放下了此事,专心筹办婚礼,等着娶念蔺过门。

肃元帝旁观好戏的同时,仍不忘了左右平衡,在他眼里,双莲是有点小聪明,但凭这点程度怎么斗得过老狐狸骊清呢?为防双莲斗不过骊清,被他彻底的插手内宅,以致沦为丞相党派的人,肃元帝便吩咐安插在她府上的眼线全都警醒些,谨防阴谋算计,必要的时刻帮上一把。当然,肃元帝不会承认他这么做是怕戏不够精彩,他绝对是出于帝王立场,想要左右平衡,更是为了压制骊清的手脚。

说起来,双莲内宅人员复杂,不说身份高低,单说国籍就足以令一些自诩风流的人知晓厉害。来自熙国的颜归和黄念忆,一个虽出身低微却是被熙国大元帅赠给双莲的礼物,一个是轩石店备受宠爱的二小姐,财力十足,却没有寻常商户女儿的粗鄙之气,比之世家小姐也不差。而这两人都对双莲钦慕有加,根本就看不到旁人的存在,不说他们背后涉及的利益纠纷,只说这份心意就足以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