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快速下令,全宫上下配合太医,一定要抱住秦婉芷的命。在经过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努力后,秦婉芷的伤势终于稳定了,虽然治好后会不良于行,但至少这条命是保住了,不会先肃元帝一步离开。肃元帝握着秦婉芷的手,看着她脸上的伤,心内一阵难受,但又庆幸她活着。
皇太孙等人也跟着守候秦婉芷,见秦婉芷已经稳定了伤势,便劝肃元帝回去休息,他们来守着便可。肃元帝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垮了,便点了头,但却是住在了秦婉芷寝宫的偏殿,以便能随时赶到秦婉芷的床前。皇太孙和几个弟弟轮流伺候秦婉芷,最小弟弟只能暂时交给奶嬷和内侍照顾,但只要一有空就会过去看看。非常时期,他们不能不小心一些,谁知道国师塔出事后会起怎样的祸事?
天火被浇灭后,国师塔就再次被侍卫们团团包围起来,任何人许进不许出,加之国师塔出事突然,波及的范围又很小,所以外界暂时还不知国师塔出事的事。
而那些有心往外传消息的人,也因皇宫比往日严了百倍的监视而不得不暂停动作,横竖这么大的事是包不住的,迟早会泄露出来,他们就等那时候再运作了。
外界只知秦婉芷重病,国师为护住她的性命耗损了神力,须得闭关三月,多余的便不知道了,就是文武百官也不知国师塔的具体情形。骊清嗅到了异样的气息,没有贸然行动,只在府里等肃元帝的旨意。见他如此,其他朝臣也试着控制情绪,想着或许真的只是因为秦婉芷重病,肃元帝才免了这段时间的早朝。
双府内,双莲正抱着小乖逗乐,似走出了青离身死的阴影,却忽然抬头看着天空,心道:“变天了,投石问路的石子也即将走上它的旅程,我可拭目以待。”
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竿起义
外界不知国师塔出事的事,却都被那一天的诡异的电闪雷鸣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尤其是天火降下的时候,让人不禁联想到了熙国的那一场事故。 倒是没传出消息哪个大臣家被天火砸到,只知皇后病重,国师耗损神力后闭关,很难不让人把秦婉芷病重的事和天火联系到一起。秦婉芷贵为皇后,出身世家大族,儿子孙子先后被立为太子,可谓是享尽了荣宠,如今和天变牵扯在一起,自是备受瞩目。
嫉恨她的人,素来看秦家不顺眼的人便散出了流言,说是皇后无德才会招来天火的惩罚,若要保住凤国根基,定要废黜后位,另立新后。这个流言还没来得及散出就消亡了,且传播流言的人的下场都很惨,那些只要不犯事就能活着的妃嫔一下子就去了一大半,剩下的也是生不如死。也就是皇贵妃未受影响,安心的抚养记在她名下的小皇子,为了以防万一,还暂时下了禁令,不许小皇子外出。
后宫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朝堂上?一些大臣被贬的贬,死的死,有运气好一点的,可以不祸及家人,运气不好的,满门抄斩,便是刚出生的婴孩也不能幸免。
一番血腥屠戮过后,再无人敢把天火和皇后牵扯在一起,他们还想多活几年。
而在天变热度渐消,血腥气渐渐散去,人们的生活即将恢复正常的时候,国师塔灰飞烟灭,国师身死的事却被人爆了出来。一时间皇城大惊,凤国大乱,天下也出现乱世之兆。肃元帝知国师塔的事瞒不了多久,也私下里召见了一些大臣商讨解决办法,但还没等他们拿出个章程来,这事就以极快的速度传扬开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肃元帝忙着调度人手安抚民众,力求将影响力降至最低。
但凤国到底不比他国,国师塔的重要性便是傻子也知道,那是凤国最靠近神的地方,凤国代代传承,为何能延续统治至今?靠的不就是降天女帝创下的根基,首代国师在世间打下的名号,及代代国师持圣物庇护凤国的传奇性与可靠性吗?
若只是塔倒了,尚且可以圆说一二,但国师子酒死了,还没挑选出下一任国师就死了,国师的传承断了代,又有天火示警,如何能让人心安定下来?且圣物说是在肃元帝那里,说是安然无恙,很快就能自主挑选出下一代国师,却至今无人得见。见不到,流言就不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