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2)

里直道歉。知府相公笑如弥勒,既有为官多年的沉稳气度,又使人望之亲切,比今日新换的圆领襕衫,也十分气派好看。

实在是徐徵年轻貌美。

浮想联翩之间,徐徵已下了马,把天子御诏,递进了黄知府手中。

而后,徐徵宣诏,诸人纷纷伏身。

李乐训这才回神。

御诏倒也没说什么。除了命徐徵为两河巡使,查明高潭情况,上报朝廷。

提到黄知府的地方少之又少,只得一句,叫他务必配合徐徵公干,不得有误。

至于被张枢密派来顶罪的李乐训,更是一字未言。

黄一炳接旨起身,恭恭敬敬地对徐徵一揖:

“徐点检大驾光临,一路舟车劳顿,便请先入正堂歇息。随行车马,有我等看顾。若点检不放心,可派人守着,我这里的几位司钱司粮,尽可差使。”

徐徵微微颔首:“劳烦黄知府带路。”

好在黄一炳仍有些良心,簇着徐徵步入府衙,也没忘了身后的李乐训。

想着她好歹要替自己担下些治水不利之责,旁的事情,能帮一把便帮。

故意落下几步,悄悄拉着她:“你也跟来,我们一起听听,徐太尉这么大阵仗,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才好早早想出对策来。”

李乐训奇怪:“黄兄的意思是,此刻直接问他?”

只一句话,把黄知府吓得,笑眼都睁大几分:“哪能直接问!当然是借商讨治水之名。”

李乐训知他误会,连忙解释:“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不先摆桌席面请他?三杯酒下肚,才好套话呀!”

黄知府摇摇头:“不然。我与你不同,和他不甚熟悉,更不知他此番来意。贸然劝酒,若是将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岂不是太亏了?我等要摆一桌席面,花费可不菲。还是先略一了解,再做打算。若今日堂前谈不成,便转至宴上;若谈成,设宴也能欢庆。”

想到她不过是个年轻姑娘,黄知府爱护晚辈,有心提携,便把话说得很细,生怕她不懂。

李乐训果然受教:“原来如此,多谢黄兄提点。届时你去与他周旋,若我在一旁偷师,黄兄不会与我生隙吧?”

黄知府:“哪里哪里!”

入了府衙正堂,黄知府请徐徵坐在上首,又叫手下带上门,只留几名亲信在场。

徐徵不爱废话。

一句寒暄也不说,便开门见山道:“黄知府,如今淫雨已去,而流民渐起,可有应对之策?”

这是问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