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小谈是在北城读书吧,这样两头跑,不影响上学啊?”

温知聆嘴里包着米饭,咀嚼的动作稍缓,凝神听方老师的回答。

方文鸿摇摇头,似乎对小辈的事不是很关心,但见到温知聆也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又多解释了一些,“他马上要出国,在这边的学业基本结束了,不用天天去学校。”

原来。

-

那天之后,温知聆将近半个月没有见过谈既周。

他们之间的关联本就细若游丝。

如果不是在方老师身边学国画,她可能永远不会和谈既周这样的人产生交集。

她的生活一如既往。

三月底,最后一道冷锋过境,淮城连日以来的好天气不见踪影,天色灰白,空气濡湿。

但与此同时,温知聆从方老师那里收到一个好消息

她去年投递的画稿将在北城参展。

去年年末,方老师和她提起一个青年中国画的征稿比赛,温知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

没想到不出一个月,她便在官网上的初评结果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而后方老师帮忙装裱,将她的原稿寄出去,等待复评。

相较之下,复评的时间更长,中间又间隔一个春节,温知聆早就将它抛之脑后,不知道原来已经顺利通过。

画展办在四月初,温知聆看了日期,刚好在清明假期里。

她几乎没有犹豫就在脑海中定下计划和日程安排。

一个人乘飞机去北城,约妈妈一起去看下午的画展,然后两人可以坐在一块儿吃顿晚饭。

然而,计划得再好也仅限于她的想象中。

上午落地北城后,温知聆背着书包站在航站楼的出口处给葛云仪打电话。

她不用妈妈来接,只是想提前告诉葛云仪,好让她腾出下午的时间。

但葛云仪在恭喜过她之后,便有些为难地说:“宝贝,妈妈今天可能去不了。”

温知聆嘴角浅浅的笑都来不及收回,她轻声问为什么。

葛云仪解释说,她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婆婆家养胎,住的地方离市区很远,一个人出行不方便,也没办法久站。

听她说完,温知聆再也顾不上失落,担心道:“妈妈你现在身体还难受吗?”

那边还是温温柔柔的声线,“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一些孕期的正常反应。”

温知聆嗫嚅片刻,又问:“妈妈,他们对你好吗?”

“当然好啊。”葛云仪说:“谢谢宝贝关心,妈妈现在很好,你就快快乐乐去看画展好吗,记得拍点照片发给妈妈看。”

温知聆有一瞬的鼻酸,但她很快忍下,回一句好。

也许应该早点说的,是她弄巧成拙。

没关系,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妈妈有她的难处,以后也有机会。

她挂断电话,不断自我安慰,意图用思考将难过弱化。

只是温知聆很想知道,人要怎么样才能坦然接受生命中的落差。

有一瞬间,她很想立刻折回头,什么都不看了。

可惜即使真的这样做了,也没人明白她的赌气之举。

因为妈妈在北城再婚,温知聆在过去的三年里来过几回这里,对这里不完全陌生,但和熟悉不沾边。

她重新为自己规划一人游。

但粉饰太平也很辛苦,光是平复失望的情绪就好像已经用掉一半精力。

温知聆没有心思打卡网上风评极佳的美食,在手机地图上定位到办展地点,然后放大看了看附近的餐厅,确定好一家地方菜餐厅后,切到外卖软件看顾客评价,觉得还不错,便直接打车前往。

办展地点不在闹市,所以即使是节假日,附近的餐饮店也没有爆满。

温知聆顺利的在餐厅里落座,服务生接待客人热情敬业,给她递来菜单后,见她模样青涩,又背着书包,主动介绍好吃实惠的菜品。

她心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