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4 / 4)

可算明白她的意思了,并不是你闪闪发光,而是你看他人总是能看到他们闪闪发光的地方。我萧国庆幸有你这样的郡主,成为我的夫人,我萧翦也是三生有幸。希望往后的韶华流光里,俯仰皆是你。”这不是卑微,而是他遇见对的人那种惊喜。惊喜于自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惊喜于她正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惊喜于她走进自己的生命。

“人与人之间,说起来,终究是一种缘分,有些人,即使相对一生,也没有任何感觉。有些人,只是看了一眼,却心甘情愿为此奋不顾身。人海茫茫中,遇见一个人谈何容易,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遇了,既然是极难得的机遇,我定会好好珍惜这难得三生有幸的幸运。”高元之将头靠在萧翦肩膀上,二人相互依偎。

书房小天地间的里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两人伴卷书,一扇木质镂花的窗,搭上屏风、竹帘、帷幕,便有了两人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空间,而高元之就是萧翦他不张扬的心安处。

喧阗神气散,一静百慧生。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第52章 一品难求

宋信的姐姐刺绣技术精湛,为人贤淑,她的刺绣坊位于府城大西门外,南向马鞍街,北对北胜街,接壤小北门,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毓绣阁”。她的绣技精湛,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世间万物,形形色色,均能在她一针起落之间得到诠释。她还招收了百余名心灵手巧的绣女,免费教授绣技,但要以绣品偿还学费,如果学成之后,既可留下工作,也可自寻出路,宋锦都不勉强。

久而久之,宋锦所在的街道被称为“绣街”,绣娘们会聚于此,每日辛勤绣制。这里也是刺绣品的专卖市场,珠帘精绣随处可见。朝中权贵、寻常人家的女眷,都对宋锦的绣艺啧啧称奇,太后也在命妇赏花的场合,专门赞美了徽娖身着的一套绣裙:“这套绣裙,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织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这绣裙正是出自宋锦之手。

宋锦还专门为刺绣设置了绣画专科,绣画被分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等门类。于是刺绣在萧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可谓十里都城,无处不见它的影踪。

这天宋锦专门带人来丞相府求见高元之时,她正在书房里看书,得知宋锦来了,高元之在蓝嬷嬷的搀扶下起身相迎,原来宋锦为感谢高元之,专门给孩子做了虎头帽、虎头鞋来。这虎帽额头处设计有“王”字,线条豪放有力,胡须粗犷,配合毛茸茸的耳朵,层次丰富的五官,搭配立体虎尾,色彩丰富明亮,憨态可掬,是一顶透着吉祥喜庆的帽子。穿上虎头鞋寓意着可以辟邪恶保平安,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早日自力更生。

宋锦如今变得自信明朗,她拿出这两样东西后说道:“萧丞相和郡主,自是什么都不缺,但我与宋信,皆受你夫妇二人恩惠,这虎头帽和虎头鞋,从虎尾巴、虎头图案的制作到完工都是我一笔一画、一针一线亲手制作。虎可吞噬邪祟、震慑鬼怪。希望郡主的孩子可以平平安安、虎头虎脑,还望郡主别嫌弃这东西廉价。”

高元之接过来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惊喜道:“姐姐手好巧,这鞋帽好生可爱。谢谢姐姐,怕是熬了很多夜,这心血熬出来的鞋帽,我怎会嫌弃,爱都来不及呢!”宋锦看高元之喜欢,自己心里也高兴。

她见宋锦欲言又止,于是屏退左右,问道:“姐姐可是有什么事寻我帮助?”宋锦叹了一口气道:“不瞒郡主,眼下我有一番自己的事业,不愁吃穿,孩子得郡主相助,又有他曹舅妈调理,身体也逐渐恢复了起来。可我就是咽不下当初那口气,我不怪我婆婆,她愚昧无知,险些害我孩儿一命。可我夫君,我还是想与他和离,我萧国民风开放,就算和离后,我终身无依靠,我也绝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