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令一出,百官哗然,虽心知肚明,真到来的时刻还是深表震惊。
朝堂上没人不识趣地劝说元狩帝,私底下如何,另当别论。
***
朝会散去,百官行走于宫道上,时不时回头看两眼晋王,不知什么时候和五皇子混到一块儿,倒是颇为亲近。
说来晋王也很出色,也曾是壮志凌云神采飞扬的少年将军,入了朝堂,接手的几样差事办得漂亮,可惜敌不过陛下偏心,更可惜生不逢时,既生了他又何必再来一个霍惊堂?
既然霍惊堂更出色,又能顺应陛下心意,时逢盛世,皇权把控至巅峰,满朝文武何必与元狩帝作对?
原先支持晋王的一些朝臣找着机会都跑了,也就远在西北的蔡仲升对朝堂形势一知半解,妄想攀个从龙之功,结果把前途全都折进去了。
不仅蔡仲升,那战功赫赫的郑元灵至今还在大理寺里,晋王和郑国公府合力没能把人捞出来。
如此这般,谁还敢跳晋王这条船?
当下便觉得五皇子拎不清,这时候还跟晋王走得那么近。
百官摇头,心思百异。
便在此时,一个小黄门出现拦住五皇子和晋王两人:“临安郡王请两位殿下到垂拱殿一叙。”
五皇子:“叫我们去做什么?”
小黄门:“郡王只让奴婢请两位殿下过去,没有旁余的吩咐。”
五皇子冷哼:“才刚拿到监国权,倒摆起皇帝的谱来了。”虽然低调不少,脾气还是一样暴躁:“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晋王面无表情:“我们哪里值得霍惊堂对我们献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