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作了口头介绍,给读者先铺垫出一个大的印象,到第三回以后那些人物陆续登场,再细致刻画出他们的生动形象。那么,冷子兴介绍到迎春的时候,庚辰本是怎么写的呢?它是这样写的:“二小姐乃政老爹前妻所出,名迎春。”看了后面所有关于迎春的情节,你不觉得这个交代存在很大的问题吗?贾政如果有前妻,那么王夫人就是续弦的了。迎春如果是贾政的亲生女儿,那么她跟贾赦和邢夫人就没什么大关系了,邢夫人也犯不上那么跟她说话了;她误嫁中山狼,责任就应该全在贾政、王夫人身上了,出嫁前更没有道理由贾赦、邢夫人那边接过去再过门了。庚辰本肯定是错了。但是,其他古本上的写法,区别也很大。甲戌本写的是:二小姐乃赦老爹前妻所出。俄藏本写的是: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妻所生。己卯本写的是: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女政老爷养为己女。戚序本写的是: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周汇本选取了甲戌本的写法,认为最接近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我也这样认为。简单来说,迎春首先肯定和探春不一样,从文本中看不出她有庶出的自卑心理,以及因为庶出而受歧视的迹象。戚序本的说法肯定不对。她也不可能是贾政的养女,文本中明确告诉我们,迎春是贾赦那边的人,只是并非邢夫人所生。那就只能有一种解释:迎春乃贾赦前妻所生。

回前诗头一句把故事里的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处境,概括得非常精确,就是它们实际上已经被卷进了一个棋局里。什么棋局?权力斗争的棋局,“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棋局。具体而言,就是以“义忠亲王老千岁”为旗帜的“月派”,和“忠顺王”所顺从的“当今”也就是“日”派,两个政治集团的博弈。这个博弈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因此荣宁两府还可以在香销茶尽前为自己的利益周旋维护,但是他们必将由盛而衰。他们自己不觉悟,冷眼旁观的人却心知肚明。这首回前诗很重要,不可少,怎么能不让读者在回前看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