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县山多,有雨就容易起雾。
阿宁眼巴巴的瞧着不见姜璃回来的身影,整张小脸都布满了愁绪。
“哥,你说娘她会在镇上躲一下雨吗?”
这话落下,薛满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妹妹。
他知道阿宁是想问姜璃到底在路上,还是在镇上,但这话说出来就很像担心姜璃不知道躲雨一样。
“娘都是淋着雨去的,肯定会直接回来,再等等,咱们先把火烧上,水也烧上。”
兄妹俩一起转身去忙活,一个生火一个打水。
剩下姜花花匍匐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院子门,圆圆的眼睛里充满了愁绪。
兄妹俩把一切弄好之后,又回到了门口,三小只眼巴巴的盯着院门。
灶上瓦盆的水都烧开了又凉了,姜璃还没回来。
薛满就往灶肚子里放了点柴,小火继续热着。
雨势大但因为刚下也不影响赶路,姜璃回到家的时辰和往日是差不多的。
院子门没关,人到院门口入目就见到灶房门口的三小只,眼巴巴的看着。
姜花花瞧见姜璃蹭地就冲了出去,冲到了姜璃脚边,薛满和阿宁也差点跟着姜花花冲出来,但忽然想到大雨,淋湿了没衣裳,傻乐着喊娘。
姜璃姜璃一把捞起姜花花抱着进了灶房,阿宁和她说:“娘,水是热的,你洗个澡,我去给你拿衣裳。”
说着就顶着簸箕跑出去了。
姜璃瞧着面前的三小只,早间的那点不快瞬间烟消云散。
她放下背篓,将蓑衣和斗笠解了下来放着,回头瞧见薛满去端灶上的水,连忙制止:“别端,小心烫到,我来端。”
她拿了稻草过来卷上,直接把瓦盆端去了隔壁。
洗了个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出来,灶上的火烧得正旺。
兄妹俩安静的站在旁边:“娘,你饿不饿?”
“还好,你们饿了?”
俩人嘻嘻一笑,摇摇头:“我们不饿,怕你饿了。”
姜璃烘烤了一下,整个身子都暖和起来了。
秋后的这场雨,带着丝丝冷意。
三人一起忙活午食,坛子里还有酸菜,继续做了个酸菜肉。
午食过后,姜璃去找赵青竹,本来只想找她借个鞋样,但她想到姜璃之前都不会剪鞋样,直接就拿着鞋样跟她来了。
除了大人的,小孩子的也需要。
姜璃还想着去找赵大嫂,赵青竹非说她有。
“我娘把宝宝从小到大的鞋样都给我做了。”
姜璃没反应过来,惊呼道:“你有宝宝了?”
“这才成亲没多久啊。”这么快就有了?
赵青竹脸颊通红,狠狠地掐了她一下:“你才有宝宝了,我刚成亲哪儿来的宝宝?那鞋样是成亲的时候我娘准备的,在嫁妆里面的!我们村里家家嫁女儿都有!”
姜璃在心里松了口气。
“原来是这样,你别掐我,我真不知道。”
赵青竹笑着像是哄孩子似的,在掐过的地方吹了吹,俩人笑成一团。
拿上鞋样和剪刀还有针线,赵青竹跑去和老太太说道:“奶奶,我去阿璃那儿玩会儿,你有事让家河来喊我。”
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去吧去吧。”
临走还叮嘱道:“秋雨容易着凉,别淋到了。”
“知道了。”
这种一边比着鞋样一边剪,姜璃很容易剪歪,几双鞋面都是赵青竹给她剪的。
鞋面剪下来,她笑着说道:“你把这些碎的重新弄一下,再粘了晒干,做厚一点,然后就可以做鞋底子了。
“做完鞋底子再缝。”
姜璃叹了口气:“这得做多久?”
赵青竹早看出来她不喜欢做这些东西,完全没啥兴趣的样子,不像她,她就不喜欢地里的活,她喜欢做这些,做出一双软和又好看的鞋子来就很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