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予快走几步,将背篓还给他。
“其实你可以晚上再送来的,不必那么着急。”
肖青予和张延清并肩而行。
白天的时候,经常有知青在一起走,村民们也见怪不怪了,都是离家的小娃娃,到一个新的地方,没有安全感,想要跟着一个武力值高一些的男生,也是很正常的。
“我寻思早点给你送去,万一晚上就能上餐桌呢。”
【合着就是嘴急呗。】
“那你今晚过来吃饭吧。”
“好嘞。”
两人到达晒谷场的时候,那里已经围着不少人,包括知青们。
“咦?张知青,肖知青,你们怎么会一起来?”张学文对两个人走到一起很是好奇。
实在是张延清这人太不合群,他都下乡两年了,却还是和知青点的人泾渭分明,甚至有的时候,连见面打声招呼这样的表面工夫都不愿意做。
而肖知青呢。
更是难以亲近,任何事情都是分得清清楚楚,绝不沾染别人半分便宜,当然,谁想占她便宜,也是多余。
这样两个自信,奇怪的个体,竟然会凑到一起去。
还是说?怪胎都只想跟怪胎一起玩?
“路上遇到的。”
肖青予也没有多解释。
很多时候,解释就是掩饰,说完自己想说的就行,至于别人信不信?谁在乎。
“哦,对,你们离得近,遇上也是正常。”
张延清说完这话,便不再搭腔,而是跟着其他人一起继续刚才的话题。
张延清和肖青予也乐得清静。开始认真的扮演好聆听者的角色。
时间在吵吵闹闹在流逝,终于,他们等到了1:00,大队长和会计,拿着工分本坐在了,事先准备好的椅子上。
第 69章 硬蹭失败
黑省这边的冬天除了冷之外,还特别的长,虽然最低气温能达到-40度,但几乎能有半年的时间不用做农活也是挺不错。
每年的10月份开始秋收,从十一月份起,人民就可以躲在家中不出门了,一直持续到来年的五一过后,才重新劳作。
今天正好是十月份的最后一天,分粮之后,明天就开始正式进入猫冬生活了。
分粮主要还是看工分,工分多的,除了粮食之外,还能换些钱。不过,虽然是五月份开始下地,但那时候的活其实并不多。所以这个月是挣不了多少工分的,重点还是在六月份开始,能干的家庭男人能赚满10工分,女人也能赚个八工分。
懒一点的,那就没下限了,但自从大队长规定,两工分以下不给记数以后,情况好了很多。
再就是知青们。
知青们是最愿意请假的一个群体,而且很少能有满工分的,大多数男同志也只能挣到八工分,女同志里,除了赵大丫能到八工分之外,其余的都是六工分。
哦,对了,这其中还有两个更特殊的群体,徐妍打猪草,两个工分,杨婉宁四工分。
不过这两位都是家里有补贴的,日子倒也不难过。
自从上回那件事情之后,虽然是住在隔壁,肖青予也再没有见过杨婉宁。
她的脸色明显灰败了许多,身子也更瘦弱了,衣衫不再光鲜亮丽,头发凌乱,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既视感。
不过也是,明知道前面是个火坑,却不得不跳进去,这种无力感,足以逼疯一个自以为良好的娇小姐。
但肖青予并不同情她。
古语有云:自作孽,不可活。
这时,前面的大队长清了清嗓子,开始他的讲话。
“乡亲们,辛苦了大半年,现在是见证我们劳动成果的时候了。跟以往一样,按照工分多少排序,后面的也不要着急,今年收成大好,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粮,现在,开始点名。”
村里工分最高的,是曾经跟肖青予换过山货的花奶奶一家。
花奶奶有四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