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鼓刚过,太极殿内鎏金蟠龙烛台上的蜡烛已燃至过半。
礼部尚书崔敏捧着象牙笏板出列时,全然不知自己即将成为新帝登基以来第一个当庭遭斥的重臣。
“臣有本奏。”崔敏展开手中烫金奏章,“按祖制,新君即位当广选淑女充实后宫。礼部已拟妥章程,请皇上过目。”
福公公接过奏章呈上龙案。君屹随手翻开奏章,朱笔在指尖转了一圈,突然‘啪’地拍在案上。
“崔卿。”年轻帝王声音不重,却让满朝文武后背一紧,“北凛近日在边境连番挑衅,南夙水患尚未平息,你这把年纪了,倒有闲心操心朕的床笫之事?”
头发花白的崔尚书额头顿时沁出冷汗。他偷眼瞥向丞相,却见沈淮安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对鎏金地砖上的纹路突然生出无限兴趣。
“臣、臣只是依祖制......”
“祖制?”君屹霍然起身,腰间玉佩撞在龙椅扶手上发出脆响,“太宗皇帝定下的屯田制你们执行了吗?先帝留下的水渠图纸你们落实了吗?”他抓起奏章掷下玉阶,纸页如雪片般散落,“拿这些虚文来搪塞朕!”
崔敏扑通跪地,笏板砸在地上断成两截。他此刻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就该听同僚劝告,等丞相先探过口风再上奏。
“皇上息怒!”沈淮安终于出列,“崔尚书也是为国本考虑,皇家子嗣关乎......”
“朕看他是闲得发慌!”君屹直接打断舅舅的话,这是登基以来头一遭。“北境六州军报看过没有?将士们餐风饮雪的时候,你们在操心朕睡哪个女人?”
沈淮安举着笏板的手僵在半空,他望着御座上眉目凌厉的外甥,忽然想起昨日那句"做给舅舅看"好小子,原来在这等着呢。
“传旨。”君屹声音响彻大殿,“即日起,六部各司其职。边关未宁,河清未现之前,谁敢再提选秀二字”他目光如刀扫过崔尚书,“朕让他去雁门关吹吹风,醒醒脑子!”
退朝钟声响起时,文武百官如蒙大赦。崔尚书扶着石柱喘息,他哭丧着脸望向沈淮安:“下官这是触了什么霉头......”
沈淮安捋须不语,目光却追随着那道远去的明黄背影。
第116章 卫府寿宴,找茬
晨光熹微时,沈洛泱已对镜理好了妆。她特意选了身藕荷色绣银丝蝶纹的襦裙,既不失礼数,又不会太过招摇。
今日便是卫家老夫人的寿辰,沈洛泱对卫岚的印象不错,且养伤这些日子可把她闷坏了,她还是决定亲自去赴宴。
马车驶过朱雀大街时,帘外飘来阵阵槐花香。沈洛泱微微掀起纱帘,只见卫府门前车马如龙,竟比想象中还要热闹几分。
也是,卫岚虽出身寒微,别看现在还只是四品侍讲学士,但极得翰林院掌院王学士的重视,隐隐把他当做下一任掌院在培养。更难得的是那份不攀附权贵的清高这样的人,迟早是要入阁的。
“相府的马车到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原本嘈杂的府门前顿时安静了几分。沈洛泱刚探出身,就见一袭靛蓝长衫的卫岚疾步而来。晨光落在他清瘦的轮廓上,将那张书生气的脸映得格外明朗。
“沈小姐。”卫岚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惊喜。
沈洛泱敛衽还礼:“家父实在抽不开身,特意让我来给老夫人贺寿。”她示意翠萝将锦盒交给卫府管家,“小小寿礼,不成敬意。”
卫岚见眼前女子眼眸明亮,自然大方,自己耳尖先染上一抹薄红。“小姐亲至,寒舍已是蓬荜生辉,请府内用茶。”
卫岚亲自在前方穿过垂花门时,沈洛泱注意到院中虽无珍奇花木,却收拾得极为雅致,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理的。
“卫大哥这院子倒是别致。”她随口赞道。
走在前方的卫岚声音都轻快了几分:“都是家母打理的。她总说...总说...”话到一半突然卡住,耳根那抹红晕直接蔓延到了脖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