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市舶司当年的档案。”方铭臣指着纸张上:“李源当时刚刚做了几年水手,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大概全?副身家?也不会有三百贯。但是他头次出?航,就购买了整整三十斤各色香料。”
“钱哪来的?”顾季皱眉。
李源纵是找亲朋借,也不会有这些钱。
方铭臣摇摇头。
“当年他曾租过?某位大人的屋舍。租下?屋子不久,他第一次出?海行商。之后李源就迎娶了某位大人的远房侄女。”他从纸上写下?一个名讳,顾季认出?是杭州市舶司的官员。
“他在和?别人合伙?”顾季沉思。一人出?钱一人出?海,是宋代很常见的经营模式。但李源攀上高枝娶了某位大人的侄女,只能说他运道好,不能证明任何问题。
方铭臣诡异的摇摇头。
顾季恍然惊觉:“那位大人,是不是在····”
在和?源公子倒卖铜钱的花名册上?
方铭臣默许。
怪不得方铭臣如此愁眉苦脸。赵祯打算把和?源公子勾结的官员一网打尽,现在却还?没到下?网的时候,也还?有更多涉事官员尚未浮出?水面?。
没想?到小小一个李源,竟然也能扯上关?系。
“那李源的船行”
方铭臣拿出?账册:“我觉得这份账有问题,但我看不出?来。”
这本账并非李氏船行的内部账册,只是从市舶司档案推断而成,算不上精准。可顾季简单翻了翻,眼眸中?逐渐写满不敢置信。
他足足读了一炷香的时间。
“他的船有问题。”顾季斩钉截铁。
“你说什么?”方铭臣大惊。
将账本摊开在桌上,顾季随手指了指,却让方铭臣越来越心惊。
顾季语速很快:“我们都知?道李源是借钱起家?,才会提出?五百贯终生上船的方法,以快速筹集铜钱还?款。”
“因?此他赚的钱要拿去还?债、维系船行运作、要供奉给那位大人,还?要维系一家?老小的吃喝。”
“这笔钱对不上。”
市舶司记载李源出?海四次,两次往南海两次往日本。
船行起初不显眼,往后才慢慢发展起来。四年间总共搭载商人一百二十三人次。除去第一次搭载商人五十二,再减去重复人数····购买李氏船行“五百贯终身航行”的,约莫也就在二三十人上下?。
“最先上船的,有很多都是李源的同?乡。当初李源给他们折价,只要了三百贯。”方铭臣在纸上圈出?约莫十个名字,似乎察觉到什么。
“对。”顾季放下?笔:“这样算来,看上去风光,李源前四年所有收入只有不过?万贯。减去其他开销,他只不过?有几千贯钱用来造船。”
方铭臣突然愣住。
“几千贯买不了三条大船。”顾季目露冷光:“却能从船坞中?收来几条破旧的废船。”
怪船来啦
方铭臣一愣。
顾季对航海远比他熟悉。三言两语点明账本玄机所在, 但他却更迷茫了。
“我捋捋。”方铭臣在纸上写写画画:“如果真的有人指使李源走?私铜钱,甚至将侄女嫁给他笼络关系那?又怎么会?让他买几艘破船出海呢?”
李源能顺利航行?纯属老天保佑。但万一破船遭遇海难人财两空,走?私铜钱赚得, 岂不一朝就全赔进去了?
顾季摇摇头:“还要顺着再往下查。”
方铭臣叹口气,越发觉得头痛:“那?我先去查他那?两条船。”
“还有近几年兑的飞钱, 以及官员家中,有没有大额银钱出入。”顾季补充。
飞钱是宋代财政制度之一,商人们行?走?不必背着?沉重的钱财, 只要携带票据, 就可以去当地官府兑换存下的银钱, 因此叫做飞钱。
铜钱能到走?私的规模, 必然要存在痕迹。
方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