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左手持着一朵玉色的宝莲,轻轻地朝着越昙眉心一点,便见一道粲然的金光从越昙身上跃出,冲入谢寄愁的躯壳。在佛骨舍利入体的刹那,幽川激荡,鬼纹再度在面颊上攀爬,可数息后,鬼纹消隐,眉心莲痕隐隐欲现。

妙法音道:“你能承祖师渡世愿力,想来与她一样有渡世大愿。”

谢寄愁笑了一声,慢慢地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第69章 没有后来。

谢寄愁敬仰历经磨难后仍旧保持赤子之心的人, 但她知道自己很难成为那样的人,因为她有愤慨,她也有恨。如今的她处在恨道域, 却又不能将苍生置之不顾的矛盾境地,拿不起也放不下。

妙法音没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她觑着谢寄愁, 道了声“来”, 便引着她二人往后山去。绕着廊庑经过法殿,妙法音的脚步也没有停留。直至后山的一个洞前, 她才止住脚步。谢寄愁微微仰起头,洞门披挂着藤萝,上面有“潮音洞”三个篆字。她随着妙法音走了进去, 石室并不漆黑, 很是宽广, 有丹炉、药灶、蒲团、石床、石几等物。山洞上钟乳下垂, 形状或如钟、或如人, 通透如镜面。

妙法音脚步没有停留,沿着洞中甬道继续往前走,道上依照山势辟出数间石室, 灰尘覆盖, 许是数年无人经过。甬道中没有照明之物, 越来越暗。约莫走了三十丈远,眼前豁然开朗, 竟露出无边汪洋来。水潮声音,如佛音泠泠。

岸边有十多张石凳, 过去是待客之用。妙法音拂去尘灰,邀请谢寄愁入座。谢寄愁抿着唇, 垂眸凝视着怀中昏沉的越昙,眉头略略蹙起。犹豫片刻后,终究没选择将越昙扶上石凳,而是任由她坐靠在自己的怀里。

“尊者想同我说什么?”谢寄愁问。

妙法音答非所问:“此处潮音能破梦幻,多听亦是有好处。”

陷入梦幻迷离中的人,只有越昙了。谢寄愁愿意来到佛国,便是为了找寻这一丝希望。她朝着妙法音道了声“谢”,又觉得她有未尽之言。

“齐物峰中,圣人蛊在快速成长。”妙法音看穿谢寄愁的心思,率先挑开话题。

谢寄愁心中微凛,她的脊背绷紧,揽住越昙的手骤然一缩。她点点头说:“是。”她无法压制圣人蛊的变化,要不是妙法音陡然间出现,还不知师妹要遭受怎么样的折磨。抬眸凝视着妙法音的面容,她不由得想起在幽川相伴多年的解慈悲,那颗坚硬如铁石的心仿佛烈阳下消融的雪,柔软的同时多了几分倾诉欲。

“道域对圣人蛊所知甚少,因为它替宿主带来无穷的好处,能让宿主的资质凌驾于众人之上,便认为它是好物,可真的如此吗?”谢寄愁心中有很多困惑,此刻的声音里夹杂着不尽的茫然,顿了顿,她又道,“解前辈道圣人蛊会影响人的看法,让爱恨都落入极端之中,这已然不大对劲了。如果昙儿不是圣人蛊的宿主,当初那件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吗?”

妙法音问:“你认为圣人蛊是什么?”

谢寄愁摇了摇头,益处与坏处她都看到了,到底如何依旧很难判断。她抿着唇道:“我宁愿昙儿从未有过此物。”

妙法音:“那她与你恐怕无有交集。”

谢寄愁呼吸一滞,在越昙被边玉沉收为真传时,她们的确没有多少交集。太乙宗门人众多,她不可能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她眸色幽暗,再度因命运的黑暗而心焦,修行之事本逆天而行,人人修道,皆为改命。可天道如此,人能胜天吗?

妙法音忽然说:“道域万载以来,典籍有所记载的圣人蛊宿主有八十七人,其中飞升的,只有二十三人,且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圣人蛊宿主中,用道德的眼光来看,大慈悲者数目不及堕入邪道者,在那飞升的二十三人中,便有一号无忧的道人被道域视为邪道。当然随着她的飞升,典籍中的记载一回又一回被改写,已不见最初残酷的面貌。”

谢寄愁认真聆听妙法音的话音,等到对方话语停下了,她才道:“尊者可是知晓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