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带。但平山海有野心,他们不仅要建立驿站,还准备沿着这条商道发展出村庄。
别国战乱,流民溃逃,正是吸纳人口的好时候。想到这,塞黎当即挂上温柔又不失热情的笑容,朝女孩用力招手:“那边的阿妹,要不要进来喝口热水?”
塞黎能主动接手艰苦的开荒任务,必然不是好逸恶劳之辈。但塞黎自己也说不清楚,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这些五湖四海聚集而来的人开始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世间的一切,热情友善地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当然,这倒不是因为平山海的成员都是大公无私的圣人。而是被平山海接纳的群体除了追随无极道门的脚步、拥有极高自我追求的弟子以外,绝大部分人都出身于社会的最底层。贵族阶级懂得报团取暖维护自身利益,平民出身的人也明白这世道想要过得好,就必须拥护平山海「人族命运共同体」的信念。
他们知道自己命如芥,渺小如尘,他们维护自己的唯一方法,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但,不管出自何种缘由,他们都是认同平山海的观念,愿意为此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
他们会像一颗遗落人间的火种,点燃燎原之火,掀起新的风暴!
不言归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第40章】正道魁首
天载子午二十七年,平山海丝织商队正式成立。同年,各方势力入驻白玉京,成立究研小组,并创办了包括农学、工造、医术、商学、艺术、军事、政治等在内的「白玉京格致学府」。学府由各方势力共同创办,并由无极道门掌门拂雪道君担任荣誉校长。
格致学府正式创办之,拂雪道君受邀为学府刻碑题字。道君以剑为笔,在石碑上刻下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十七字箴言。
这句凝萃了华夏精神的箴言一出,那些原本就准备考入格致学府、毕业后准备在白玉京八大司属谋一份职位的能人异士暂且不提,隐姓埋名藏于白玉京内的文人墨客却是瞬间被绞碎了心肠。因此,当上清界的修士们成群结队地赶来欣赏拂雪道君的剑迹时,他们便瞠目结舌地看着一群凡人面色涨红,神情比他们还要激动。有人当场跪地,泪洒当场;有人摔了面具,转身便朝着报名处而去;还有人魂不守舍地看着石碑上的字,口中喃喃自语……
修士们平里都讲究「平心静气」,修行修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会在第一时间便赶来观摩拂雪道君剑迹、试图从中参悟一丝剑意的人自认已经是剑痴中的剑痴了。但看见这些状若癫狂的凡人后,他们才恍然惊觉自己还是太淡然了。
这短短十七字的箴言准确无误地戳中了文人的心坎,从未有人将有志之士上下求索的苦行总结得如此精辟。
读书人总爱将「文人风骨」挂在嘴边,平里也总以「君子品行」约束自己。但究竟何谓「君子」,何谓「风骨」?恐怕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并没有一个真切的答案。这个世界因为外道的介入与各种无序信仰的垢染,人心蒙昧,世道昏暗。即便本土修士因为高悬的天剑没将凡人视作蝼蚁芥来回地碾,但人心纷争也绝不少见。不仅平民百姓匍匐于地,忍辱求生,那些意图为世人发声的人也被一次又一次地打断脊梁,空咽血泪。
如今看到这一行字,但凡有点风骨的学子都经不住心潮澎湃,更别提能进入白玉京的除了他人授予虚叶以外,至少都经过了捕梦那一层的考核筛选如果不是有迫切改变这世道的愿望,又怎会被缚丝缠缚?而渴望改变的人,看到这句话时又怎能不生出「吾道不孤」的感慨?
原本因本地居民魔化外形而在凡间风评微妙的白玉京,因这一句箴言就此扭转了舆论。
可以说,只要这石碑一伫立在白玉京中,格致学府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便无可取代。
“不过这落款处的「」为何意啊?”
“嗐,这都不懂。观其字意,就是礼仪载道,大而无私之意,所以格致学府又称「大学」。”
“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