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等试验田中的作物成熟时,林朔已经将请人规划、设计将工厂建了起来。
工厂总面积不小,但目前已完全建好投产的厂房却不大。
目前厂房主要分为糖,盐,油等调味料生产区和制作做粉丝,红薯干,肉干等一些食品的食品加工区;以后等原料和设备跟上了,再在预留的地址上建罐头等方便食品的生产线。
制作这些食品调料的生产线有的是付通买回来的,有的则是金氏当时捐赠的。不过因与市面上生产商使用原料的不同,这些生产线还不能直接使用。
林朔将自己的诉求告诉了老罗头后,他对这些设备进行了流程优化改装。
待工厂外壳盖顶,水电能源管道铺设好后直接抬进去安装。
比如改装后的每条粉丝粉条生产线只要三个人力,其他的上粉,合浆,成熟,老化,冷冻,挂干,烘干,截条,包装等十几个步骤都是机器完成。
这次第一批试验田里的红薯、土豆除了1/3用于继续实验,其余都收起来运到了加工厂。
工厂的十几个工人从装卸,清洗到上生产线,忙乎了才一天就做出了三千多斤的红薯粉丝和土豆粉条。
而制作出过程中多出来的红薯残渣和土豆残渣,工人们也都收集了转运到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