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1 / 3)

不止人,其他地方也显现出明显的突兀。红润饱满的苹果,金黄诱人的蜜桔,青色和紫色水灵灵的葡萄,黄澄澄的大串香蕉,这些过于饱满的颜色在这个灰调陈旧的家中格格不入,理论上根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宁瑶夕焦躁地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心里隐隐有种事情超出掌控的烦躁。

理性上知道这都是齐允关心她的证明,过年这天当然也要吃些好的,她也不是苦行僧,并没有真的从此远离尘嚣的意思,甚至心里完全明白自己这是入戏太深,不好,要改,杀青之后一定要尽快调整,不然问题不小。

但这是属于郑凡的烦躁,至少现在,她很难控制。

她还在努力克服心里那种不快的感觉,忽而听见齐允在厨房里叫她,说:“没事做就过来一起包馄饨,不是说厨艺很好吗,露一手。”

现在?宁瑶夕走过去,站在厨房门口,迟疑了一下,尽量逻辑通畅地说:“我现在演的角色不会,明天还要拍戏,想保留一下状态,不然出戏之后再找太麻烦了,也很难找。”

齐允抬眸看她,神色平静,出乎她意料地反应平淡。

“那你现在演的这个角色会什么。”他顺其自然地问,没有强求。

在厨房里?宁瑶夕迟疑了一下,视线环视过这个狭窄拥挤的厨房,实话实说:“在电影里只烧过水。”

“那就去烧水。”齐允说,“水壶盖打开,一会儿要往里面下馄饨。”

不用这么麻烦……宁瑶夕迟疑了一下,想说其实吃剧组提供的盒饭就行,这种兴师动众她好像已经有点不太习惯。

但她的话还没说出口,正在洗手池边清洗时蔬的齐允突然抬起头来,微微皱眉看她,目光探究。

“你刚才说,你戏里的角色不会做饭。”他重复了一下,而后转动视线,打量着这个狭窄陈旧的房间,“那她平时吃什么维持生命体征,外卖?”

宁瑶夕一愣,顺着他的话想了想,觉得突兀得浑身难受:“……不是。”

“在家附近的小餐馆吃饭?”齐允问,“卫生吗,住在这样的地方,周围吃饭的选择也不会太多。她常年在外面吃饭的话,是跟哪家的饭店老板特别熟,总是去,又或者是个餐厅美食家,以品尝各个餐厅的代表菜为乐?”

“这个更不可能。”宁瑶夕条件反射地说,毫不犹豫地予以否认。

“我猜也是。”齐允点点头,轻描淡写地说,“按你的理解,这个角色并不热爱生活,所以对探究美食这种积极生活的事情应该毫无兴趣。不过看你的反应,剧本里是不是完全没涉及到这些?我是指她的细枝末节的平凡生活。”

“也有提到一些。”宁瑶夕说,“她的家是拍摄的高频地点,她会在午后的阳光中将目标的照片铺一桌子,看一些冷门的书,在阳光里闭着眼睛浅眠,她很喜欢晒太阳。”

“不是这种细枝末节。”齐允说,“你说的那些叫日常,我指的是生活。”

有什么具体区别吗?宁瑶夕一时间没明白他的意思,齐允停下手里的动作,指了指脚边的垃圾桶。

“下楼去倒生活产生的垃圾,清洗床单被罩和衣服,去超市买生活必备用品,保持房间不乱的除灰扫尘。”他说,“这些都是属于角色的一部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细枝末节的生活才占大头。平平无奇重复的每一天都必不可少,不会作为剧本刻画的重点,但这些肯定也是郑凡的一部分。”

这些生活化的镜头,在剧本中倒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不过每个也都只会出现在那么惊鸿一瞥的几个镜头里。事讲述人性的挣扎,展现的重点当然不在于平凡乏味的具体生活。

“剧本我也看过,我知道你在演什么。”齐允轻描淡写地说,“演戏这方面,我是外行,但作为一个有鉴赏能力的读者或观众,能理解你做为正常人,要去展现一个精神有问题的杀手的艰难。那些光暗的挣扎与吊诡的想法没法言传,只能意会,要让别人感受到那种有病的状态,自己多少也得稍微带点。”

……话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