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先前夏承烈战败,朝中官员找到机会,宁愿耗费人力运送奏折,也要阴阳怪气地骂骂徐璎,开了一个头就停不下来了,不然只送弹劾奏折,挂在史书上也不好看,于是将那些鸡零狗碎、蒜皮小事的奏折一并送到幽州,徐璎不得不处理,突然忙起来。

每天看奏折,徐璎看得头晕眼花,她是真的佩服这群文官,怎么那么能水,絮絮叨叨个没完。

批奏折让她有种在刷朋友圈的感觉,路边捡到钱这种小事都能翻来覆去得讲,洋洋洒洒几百字,词藻华美,内容说它空洞吧,结尾还有升华,很是正能量。

徐璎头疼,机械地在每个奏折结尾处批上几个字:好,很好,做的不错,知道了,我知道了。

连着回了两天,徐璎发现自己看到奏折都发怵,提笔手腕酸得不行,她只能全部简化成单字,用“好”和“知”轮流回复。

写完一个“好”字,昏昏欲睡的徐璎打开下份奏折。终于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章余的信。

徐璎眼前一亮,立马精神了,迅速拆信。

信里讲了刘绪迎宁王入都的事情,跟她打小报告,还有几分要拥护她的意思,章余的野心在字里行间显露无疑。

“好啊!”徐璎一拍大腿。

她可算是等到好消息了,既然宁王已到长安,那刘绪下一步就要杀她了吧。刘绪效率低的话,还有这个章余,很有推翻她自己当家做主的潜质,可以培养培养。

徐璎决定先等等刘绪,毕竟章余是个文人,造反周期太长,先把章余放在备选里,让他自己发育一会儿,刘绪不行再换他。

徐璎转转酸涩的手腕,感觉一阵舒爽,提笔回复章余,将长安所有事务交给章余,告诉他,自己短时间内回不去,让他守好长安。

写好信,徐璎已经想到明天就身首异处的美好场景,全身上下轻松许多。

说起这个宁王,太后还在世的时候他回来贺过一次寿,她以前倒是见过一面,可谓是印象深刻。

在寿宴上大剌剌地越过皇帝考校皇子,评判国事,那叫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她那父皇当时气得够呛,整场寿宴都黑着脸。

宁王专挑软柿子捏,在小皇子身上找完优越感,又跑来指点公主,说徐琅温柔方正,但是容貌不够,劝她多花心思打扮。

又来到她跟前,说她针织女红太差,要多多练习,一个女人不会女红,即便是公主,说出去也不好听。

幸好他没待多久就被赶回封地了,不然她真想套他一麻袋。

刘绪选来选去竟然选到他身上,难怪晋朝没有徐珑不行,这宗室也太废了。

作者有话说:

关于指挥官的预测影响战役结果,我忘记是从哪里看的了,如果有知道这种说法出处的宝子可以留言。

文中无任何影射,请勿代入。

第11章 轮岗

“不如实行轮岗制度。”

中间插入章余的信,徐璎高兴地一口气回完两摞奏折,最后搁笔歇口气。

在旁侍奉的宫女很有眼色地走上前递送茶水,徐璎伸手欲接,却在下一刻白光闪过,宫女倏地目射凶光,袖中匕首袒露,直直刺向徐璎,口中大喊:“狗皇帝,拿命来!”

被冠以狗皇帝之名的徐璎还没反应过来,一个粉色身影就在眼前闪过,挡在徐璎身前,锋利的匕首嗤地没入皮肉,响起一声闷哼。

“来人啊,有刺客”

徐璎错愕地抱着怀里的人,前来行刺的刺客一击不成还要再来,屋外的侍卫却是听到呼喊赶进来,徐璎哪肯放过这大好时机,放下以身相救的宫女,起身向刺客扑去。

刺客眼见徐璎面露喜色,愣怔片刻,不知她意欲何为,血珠从匕首身上滑落,滚入手掌。

间不容发,刺客抓紧匕首朝徐璎刺去,然而进行半途,她霍地感觉什么东西打在她的手腕,手掌发麻,继而脱力,匕首镗朗摔落在地。

刺杀的时机转瞬即逝,侍卫已涌入屋中,将刺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