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章余手里, 章余要想来幽州就得帮她把这事办妥, 虽然她不建议章余来幽州,奈何他心有执念,每天都要上书请求,正适合拿这个做胡萝卜钓他。

与此同时, 冬闱成绩已核对完毕, 徐璎拿到名单,排在首位的名字吓了她一跳,“张可前怎么在这里?”

徐琅统筹冬闱事宜, 如今成绩出来, 她才停下来休息, 借着送冬闱成绩名单的机会过来看看徐璎。

面对徐璎的问题, 徐琅更加困惑:“张可前哪里有问题, 他不是陛下亲自判的优卷吗?”

徐璎只给了一个优, 就是那张含含糊糊、特别能水的卷子,立即将这二者之间联系起来,但她不免还是深深地震惊了。

张可前,这可是张可前,徐珑最赏识的大贤臣,刘绪的接班人,他不去春闱,跑她这里做什么?

而且那张卷子,全篇没有任何观点,措辞也是普普通通,不是不好,是任她怎么看,都达不到一代名臣的水平。

糊名,防的不是勾结作弊,分明是她!

徐璎眼前一黑,真的快要昏厥过去。

“陛下!”徐琅惊慌。

“无妨,我只是得此贤才,太过惊喜……真没想到,他竟然能拿头名。”徐璎看着纸上那浓黑的三个字咬牙切齿,悔不当初。

徐璎的神色实在不像惊喜,徐琅担忧地望着她。

徐璎再往下看,确认再没有“意外之喜”,所有考生后面都会标注清楚籍贯出身,尤其今年不同,参考条件放宽,于是将性别与户籍都单独拎到了前面。

在密密麻麻的字里,徐璎看到有女子,颇为惊奇,众人似乎都在观望冬闱,不敢轻易下场,来考试的依然是那样想搏一搏,多条路的士子,这个名叫高筠的女子是很有勇气了。

“高筠,父高幸。”徐璎听“高幸”这个名字耳熟,脑中警铃大作,想找系统看眼《新晋史》,结果几天前清缓存致使半天加载不出来,快要气死了。

徐琅却在此时出声:“应是上林署令长女,一直有传言,先帝欲聘她做皇子妃,若不出意外,应是五弟。”

徐珑行五,高筠嫁给他,那她岂不就是徐珑的高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