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官能使鬼推磨,哪怕是火坑,赵应中也心甘情愿地跳。
徐璎忍不住呲了龇牙,动不动就叩首,把头砸个血窟窿,太吓人了,赶紧把所有人都叫起来,各自封了官职,开始发放任务。
每日要挑出十条错误,无论大小,完不成的可以直接回家,超额完成发奖金,走徐璎私库。
受封的几个人离开沧浪斋,摸不准女帝打得什么主意,怎么还有人花钱买气受。
“陛下特授官职,又从私库里拿钱,目的不在封口,其实是为国家大计考虑,弥补政事过失,总是听闻许多人说陛下是有大德行的人,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众人皆是感慨,懊悔自己前些时日的轻狂,又感激女帝的宽容大度,给自己报国的机会。
受到赏识的赵应中听他们一讨论,陛下并非是要动手清算,心里登时烧起烈烈激情。
不过等赵应中真正上手的时候才知道难题在何处,批评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有理有据挑出十个错误进行批评更不简单,起初还容易些,等他们把明显的问题都挑完,接着找不能重复的新问题时就彻底卡住了。
御史台其他官员每日悠哉地喝茶,赵应中等人挠破头找茬儿,来幽州前乡里乡亲敲锣打鼓地相送,这要没几天就灰溜溜地被赶回去,多丢人!
每日上朝,就是赵应中等人的汇报时间,百官要听一遍他们是如何挑刺的,被点到的部门如同公开处刑,脸烧得如同猴屁股,恨不得钻进地缝里,脾气不好的当时就发作,站出来呛回去。
被反驳,说明他们的批评有问题,赵应中等人接受不了,立时回怼。
你来我往,朝堂如菜市场一般,每日上演精彩对骂,打破昏昏欲睡的氛围,徐璎看得津津有味。
赵应中熟悉起自己的职责,做得越来做得心应手,既做了官,又在朝堂上骂得酣畅淋漓,可谓是春风得意,他很快就将明日上朝要列述的东西写完,浑身轻松,到点回家。
走在路上,赵应中即将到家,拐弯之时眼前忽地一黑,猝不及防被套了麻袋,还没反应过来,身上一痛,又是棍子,又是拳脚相加,打得赵应中哎哎直叫唤。
雨点似的拳头落尽,赵应中半死不活地蜷缩成一团,窝在地上,没有一丝力气揭麻袋,只能无奈地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远,无能为力。
半晌过后,痛意渐失,赵应中缓过来,撑地爬起身,拖着满身伤痕去官衙门口击鼓。
赵应中被套麻袋打闷棍的事情不胫而走,朝中官员狠狠吐了一口恶气,官府查不到真凶,背后不停有人指指点点,赵应中不禁怀疑他们沆瀣一气,故意掩藏凶手,怒从心头起,当天就跑到沧浪斋告状,指责官衙办事不力。
看到肿成猪头的赵应中,徐璎强忍住笑意,严肃地偏过头说:“这件事很严重,不能轻易放过,让大理寺来查。”
“谢陛下。”这份重视令赵应中感动。
谁知刚出来,跟他一起封官进御史台的士子听了脸色顿变,说道:“赵兄有所不知,你前日在朝上说的那个太乐署丞就是大理寺卿的侄儿,大理寺怎会帮你调查真凶!”
说不准就是大理寺卿给侄儿出气,这才有恃无恐地动了手,就算官衙知道些内情,也不敢说话。
赵应中猛然发现,不知不觉,他竟然将朝堂上的人得罪了个遍,如坠冰窖一般,通体发寒。
完了,上当了!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他迷失在肆意弹劾里,走上孤臣之路,现在唯一能倚靠的只有皇帝,如果失去君心,他受到疯狂报复,不死不休。
其余人也意识到了,只可惜为时已晚,他们走到这一步,再无法回头。
赵应中打个寒颤,当初多想做官,现在就多想逃离,女帝实在太可怕了。
“好生给陛下卖命吧,有陛下庇护,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旁边的人拍拍赵应中的肩膀。
赵应中三魂动摇,七魄俱散,走在路上总感觉有人尾随,经过拐角,总害怕当头一棒,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