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1 / 2)

但是因为穷乡僻壤,村民又固守自封,经济一直跟不上,旅游化的提议还是政-府和投资方多次到山里劝说规划,才把这群代代守山的老?百姓们劝下来。

一年前,她跟组就?是去?拍竿春山不经任何世俗沾染的纯粹风土与?人情?,结合与?当代经济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适宜的方法,做一期节目出来。

那个时候,她休息独自绕着山里面随处走动,随便拍拍觉得好看的镜头,正好碰见正在?林子里割漆取液的小单师傅。

叶伏秋这才了解到,山里住着一户爷孙,身上精通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活,他所做的“割漆”,是制作纯古法徽墨的第一步工序。

当今打?着非遗蹭热度吃浮躁饭赚钱的人太多了,叶伏秋作为媒体人并不少见,但是她一路跟着一路聊,竟发现这对爷孙与?外界甚至是半断联的状态。

主?要是爷爷不愿意和外面接触,更?教育孙子把手艺守好,接一接老?客户递上山的单子,再种田养畜,踏踏实实过一辈子就?好。

小单师傅也是老?实人,叶伏秋第一眼看他背着篓子在?蝉鸣躁动的林子里安安静静割漆的身影时,就?突然想到了那年在?霄粤湾继承点翠工艺的车先?生。

车先?生坐在?狭小工作室,夜以继日安静地做着鲜有人愿意关注的点翠修复,却也从不说半个累,半个烦,反而身心?投入,因手下的这些而充实幸福。

这种放心?归山林,远离城市浮躁,能找到奔赴一生的热爱,坚守传承使命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魅力,叶伏秋一眼能瞧见他们身上的光采。

单家爷孙粗糙的手里,出来的却全是细致的技法。

在?他们身上,叶伏秋感受到中国人自古务农劳动的美感。

看着他一样样做活,把话语都沉默的融入蝉鸣山林,她最?初选择传媒专业的初心?被唤醒,汩汩躁动。

做这种事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文化存在?,本身就?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守住民族最?珍贵东西的人,就?是最?该挣钱的人。

于?是叶伏秋主?动向小单师傅提及,如果能把他们爷孙做的事拍下来,放到大众面前,不求所有人追捧,多一个人知道,多一份流量盈利,为他们提供过更?好的生活环境也不错啊。

但是这种事在?单爷爷眼里,始终是故意耍把戏,丢人败脸的事,他不同意。

叶伏秋没?有时间留在?这里,所以就?把这个想法作为一个最?初提议告诉小单师傅,就?算未来她不能拍摄,也可以交给有时间精力的工作室来做。

沟通多次,她发现小单师傅虽然听爷爷的,说着不行不行,但实际上,他作为一个经过义务教育并且经常浏览视频平台的人,是有想和外界连接,把非遗文化传播出去?的心?思的。

于?是在?竿春山工作的那半个多月,叶伏秋跟着他拍了徽墨制作的前期镜头。

割漆,炼烟,取烟,洗烟,阴干。

因为阴干晾烟的工序需要静止整整一年才够火候,所以才有了前阵子小单师傅给她发的那条消息。

烟已经阴干完毕,马上要走下一道工序了。

因为爷孙俩靠这个营生,所以同时在?做着很多古法技艺的制作,譬如宣纸,毛笔,丝绸布料等等……

时间久了没?有短信上的来往,她忙着工作和家里,也根本没?空时常问问山里的事,本来以为小单师傅不会再联系自己,结果没?想到,对方沉默寡言的,却是比她还要上心?。

叶伏秋明知道自己已经无暇顾及自己想拍的东西,工作本就?繁忙,现在?奶奶也才刚刚出院。

一家子等着她挣钱糊口,她又怎么能有时间进山耗费一两个月去?拍那个也许发出来毫无播放量的东西。

一年前她尚且有信心?去?跟人家提出灵感想法,一年后,连做都没?有信心?去?做。

更?是没?有那个心?气。

叶伏秋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