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功劳在。
在看到陆离文章的开头,说项羽之败,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傲慢,傲慢者,傲上而慢下,此败之根本。
曹操几乎第一时间想到了何进,他当时是亲眼见证过对方在对付宦官的事情上是如何瞻前顾后却又傲慢的一意孤行的。
那真的是好的劝说全都不听,坏的建议一概采纳,还特别喜欢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带着这种心态继续阅读,那真的是越看越像。
项羽之败,难道全都是因为傲慢吗?
陆离在自问自答中给出的答案是:偶然有不傲慢的行为带来的优势,却也尽数被傲慢的行为磨灭,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这怎么不算是全都是傲慢的错误呢。
是啊,何进就是这样的,甚至还不如项羽,何进偶尔愿意听听人的建议,听的建议是召来四方之士,然后就召来了董卓。
可称之为何进越努力,大汉越不幸,总结为你要是不听劝,那就全都不要听好吗。
下面是陆离举例项羽的傲慢带来的各种后果:昔日他因为傲慢,在学习方面颇为懈怠,所以明明出身强于高祖,武力胜于兵仙,却因才力的缺乏导致这种优势被尽数磨灭。
想想当年,他破釜沉舟大胜秦军,是何等的辉煌显赫,“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1】,纵英雄如高祖,也不免怀有忐忑之心被对方的强大强迫着无奈去赴鸿门之宴。
他当时的优势之大,堪称无可匹敌。
然而他却傲慢的自以为天下已然得手,不好好巩固这份获得,反而搞什么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以致于累日之功,一朝覆灭
曹操不由想到了那颗被宦官们扔出来的头颅,越看这篇文章,项羽的名字都快要直接变成何进了。
下面又说他的下属们并非全然傲慢,为什么也失败了呢?这都是因为跟随他这个傲慢的主公。
他们的不傲慢无法改变项羽的傲慢,而他们追随傲慢的项羽,就不免要受到对方的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