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就是乘胜追击。
在陶谦已死的情况下,除了部分对方的死忠还在死撑着,其他地方几乎立刻调整成了简单模式。
原本在陶谦死后,按照原本的说辞,曹操是要将陶谦枭首送至长安的,但为了收买人心,他不仅全尸安然下葬,还安排善待其家人。
这番操作之下,便是对方的死忠,不少都失去了“力气”。
至于这跟初衷不符,解释这种事情难道都不会的吗。
于是向长安、向天下解释的任务,就这样被水灵灵的交到了陆离手上。
陆离:
第94章 袁绍来信
长安收到自徐州发来的上表时, 战争已经进入到了收尾阶段,如今曹操正在跟在战中浑水摸鱼也抢了不少地盘的袁术对峙。
在兖州与大半徐州尽入手中之后,比起北方实力强劲还掺杂着同盟关系的袁绍, 南边占地不少、实力偏弱的袁术无疑是更适合选择的软柿子。
不过虽然彭城因为吕布的一箭迅速攻克, 后面徐州方面也是兵败如山倒、望风而降,可这不代表战争是可以一直就这样打下去的。
粮草、后勤、人心,甚至是地盘的消化,哪个是不需要处理的呢?
长安如今掌权的几人早已经从齐心协力变为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对于地方不能说完全忽视, 但也大多处于一个安抚无视的状态。
陆离的解释写的很好,可如今长安没人在意对方写的到底好不好,在不准备跟曹操撕破脸的情况下, 就算陆离闭着眼睛泼上一滩墨水,他们说不准也会收下表示这件事情陛下已经知晓了,或许还会称赞一声曹州牧做得好呢。
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在意, 陆离这份用于解释的上表才能来到刘协案上。
不说字里行间那份仿佛无意, 又仿佛有意的阴阳怪气,这字确实是陆侍中的字迹。
如果父皇看到陆侍中为别人写这种东西,会是怎样的想法呢,刘协忍不住想到。
他第一次见到陆离的文章, 是刘宏带来的。
那天父皇看起来高兴的不得了,像是得到了什么新奇的宝物一般, 在廷议上跟大臣们分享了还不够,还要拿来跟儿子们做被御史知道了绝对要劝谏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