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获得掌控感的唯一办法,而且她心里隐隐有个恶声音就是要毁掉这一切,毁掉她自己,她才觉得爽快。
这年十一月,大唐迎来了建朝以来最冷的冬天。华州、同州以北害了大雪,积雪三尺有余。陛下敕令,此三州年十五以下不能养活者,听一切任人收养为男女,充驱使,不必没为奴籍。又遣各州刺史为冻死的行人赠布帛、给棺木。
祸不单行,是年雍州及附近几州大风害稼,谷价腾踊,百姓饥乏,各州官府都打开粮仓,以半价出售,却依然饿死了近万人,户部只好转调江南租米,可如今天寒地冻,还有千里苛政贼匪,粮食不知何时才能运回北境赈灾。
代州今春种水稻,并未害灾,是以西北各州灾民都涌入代州。筠之和冯典合计,在城内广开粥铺,每日寅时支摊起锅,等救济的灾民已经排起了长队;酉时城门关闭,还有许多新来的灾民没能吃上,遂迁延到戌时。
官差人手早已透支,代州五品以上官员的家奴都来搭手干活,可事情实在太多,除了赈粥施布,还要搭建草蓬毛帐供居住,城门处的人口往来也要格外留心,防止有敌军暗桩流入。
筠之已不再期盼邵项元来信,也没有精力在意他们之间的冷战。她不再需要情善迹非的郎君,只需要一位共同跨越沉沦的战友,在黑的边缘为她围城,为她披荆斩棘。
这是她初次见到真实的冬天,长夜漫漫,众人还要在饥寒交迫中捱过两个月。她出行不再拢手炉,睡前也不起炕不读书,尽一切可能节省柴火灯烛。
如此境地,食不果腹的人们仍将热粥留给孩子,将干草送给老人。筠之坚信大唐子民的灵魂是坚韧的,春日降临时,受苦人的眼泪将在这片土地上汇出崭新的甘泉。
一声叹息,筠之如何才能当面说出自己的心声
哎
果然,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筠筠要加油!
不太喜欢女主这种拧巴性子,看得心累
能不能别有误会啊~
两个人都不长嘴了
第0030章 称臣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李白《长相思》
自阿史那骨笃禄活烧俘虏后,陛下盛怒,下令斩杀前次胜州之战的全数俘虏,共五十四人。裴行俭大惊,劝说陛下,当初大唐承诺归降有功,阿史那部才投降,如今不封赏他们,反而斩杀,恐怕日后无人愿降。裴炎则以为阿史那骨笃禄不义在先,必得以牙还牙、以儆效尤,威慑边陲各国的不臣之心。
陛下采纳了裴炎的谏言,将俘虏悉数诛杀,对东突厥宣战。裴行俭遂称病不出。
年关将近,难捱的冬天也快要过去,司天监上表,今岁九月有五尺彗星,十月丙寅又见日蚀,是以年号不祥,请奏改元。皇后亦赞同此奏,又请罢新年朝会,令各地王公及府兵原地过年。
陛下于是改元永淳,携皇后幸奉天宫,祭嵩岳,拜启母庙,祈求今岁风调雨顺,百无灾害。
二月初,筠之在代州开库布施、亲手耕织的消息传入西京。皇后为她仁心善举所感,请封筠之为雁门郡君,并下诏,是日起,女子出门可着幂篱,亦可用帏帽、浅露。
太平公主即刻响应了母亲的号召,只戴胡人男子的风帽,骑马一日逛尽长安。西京女儿纷纷效仿,着胡帽胡靴,在眉心点缀和太平同样的合欢花钿,出门踏青。
雁门的春天比长安晚到一些。
筠之接完晋封的诏书,再回书房时,案上的《谢康乐集》谢康乐集:谢灵运所撰,中国山水诗派鼻祖已被吹成长长一条。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她微微叹气,俯身去捡,发现春风吹落了数瓣山碧桃在她书卷上,幽香绵绵,沁人心脾。
筠之向外望去,庭内的槐树已长出了新嫩的绿叶,在窗棂上映出青翠荡漾的水波,窗外翠竹纱影,石暖苔生。
去年此时,她坐在槐树下的石案念书,项元一身烟栗袍衫而来,为她拂去发上落花,可如今只有空空春庭而已。不禁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