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缚青坐在前头赶车,瞧着谢烬弄出的阵仗,再看看她家不挡风不挡雨的骡车,想着路上有机会的话也抢一辆带车顶的车给自家用。
单琦玉带着一双儿女落在后头和姚善云说话。
“翠苗儿这是咋了?”
崔氏名叫崔苗儿,翠苗儿喊得顺嘴,就总被人这样叫。
在她们身后,崔苗儿默不作声地抹眼泪。
姚善云脸色不大好看,“还能咋?之前叫他们夫妻俩早点告知亲家胡人可能会打过来的消息,她非拖着,说外面人都说胡人不一定能打过来。
我昨儿让大郎去了亲家家一趟,眼下走得匆忙,她方才说要让我家大郎回她娘家把娘家人也带来一起走,我没同意,这不,抹眼泪呢!”
单琦玉只得道:“等会儿问问村长咱往哪儿走,顺路的话想想法子看能不能带上。”
姚善云叹口气,“只能这样了。”
孟伯昌站在一颗大石头上看来了多少户人家,数下来总共有二十八户,只有五户是外姓,他们村里的有纪家、郑家和刘家,还有两户是村里两家媳妇的娘家人。
不走的人家都跟他说过,大多是想找亲戚一起走的,他只得嘱咐让他们尽快离开;还有一些年迈、腿脚不便的老人家也没来。
他们自知逃不逃都是死路,倒不如最后这些时日过得安稳些,也不会拖累孩子们。
气氛有些沉重,村民们渐渐不再出声。
孟伯昌沉声道:“咱们这回去的是距离咱们昌平府三千多里地的靖安府,时刻牢记我之前说过的话,事关个人和家人身家性命,你们也该知道轻重,旁的我就不多说了。”
说完他看向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孟家村,撩起衣袍匍匐在地,叩头三下。
人群气氛更加凝滞,村民们不发一言跟随村长一起跪拜,一叩头拜别故乡,二叩头拜别长埋此地的祖宗,三叩头拜别不愿成为拖累的长辈。
此一去,他们终其一生或许再无归来之时。
起身后孟伯昌看向驾着马车的穆枫,“穆公子,咱们可以走了。”
待穆枫点头后,他才冲村民们招招手,“出发!”
两匹马在前头开道,三辆马车紧随其后,其余六匹马护卫在左右,在他们后面跟着村子里的老弱妇孺,孟缚青赶着骡车落在了队伍后面,在她的身后还有时刻警惕周遭的壮劳力们。
他们率先得知战乱的消息,率先逃离村子,担心惹来官府的注意,不敢大张旗鼓地走官道,走的是勉强能通车的路,人多,板车推得艰难,行进速度委实算不得快。
第63章 县令大人如今怎样?
最前面的那辆车厢里,谢烬撩开窗帘往后看,视线被挡了个严严实实,他对窗边的穆声低声说了几句话。
穆声以为有什么大事,侧耳去听,严肃的神情逐渐恍惚,又很快反应过来,“是。”
他调转马头走到一众老弱妇孺旁边冲人群里的单琦玉打了个手势。
单琦玉一愣,左右看了眼,发现对方叫的就是自己。
她有些忐忑的走到穆声的马旁边慢慢往前走,以免旁人说闲话,她特意跟马保持一段距离。
穆声低声道:“夫人,我家公子问可否让你家小娘子去郑大夫的车厢照料一下腿脚不便的郑大夫,为表感谢你家小公子可以同我共乘一骑。”
单琦玉听见“夫人”这个称呼时,身形踉跄一下差点摔倒,又听见后面的话,觉得好像是自家占了大便宜,偏偏对方说是为了感谢他们。
她斟酌着说:“苒苒是郑大夫的徒弟,照顾郑大夫是应当的……”
穆声摇摇头,“夫人,郑大夫是在下的救命恩人,在下感谢小娘子是应当的。”
单琦玉被堵了个正着,又见不少人往他们这边瞧,只得点点头。
她把一双儿女一个送到郑大夫的马车上,一个送到穆声的马儿旁。
穆声弯腰一把把不在状况内的孟阿鲤抱到马上,孟阿鲤吓得险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