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1 / 2)

那一年的夏天。

因为黄梅电话里说突然要回家,林向晚慌乱地不知所措,只能让江叙先出去躲在上一层的楼道里,等应付完妈妈,她才扯慌要和何倩她们一起出去玩,带着江叙从后门溜了。

她都没来得及介绍自己的家。

很多年后的今天。

林向晚站在江叙面前,一点一点为他介绍这个看上去没有任何变化的房子。

这套见证了她整个童年的房子。

熟悉的卧室里。

林向晚脱了鞋跪坐在飘窗上的粉色毯子上,她双手撑在窗沿四处看了看,突然回过头。

“江叙,你过来!”

江叙一步跨跪在她身后,双臂圈住她。

“看那里。”林向晚手指过去,“好巧!你看,那是你的家!”

“也是你的家。”江叙看着她的眼睛说。

第113章 根据爱。

.

几天后, 林向晚收到了上次电话里赵文君提到要寄过来的快递,最新一期新鲜出炉的《中国法学》。

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她都在忙碌那篇因徐宗立而诞生的论文。

林向晚对自己不太自信, 只想着投一些普通期刊能发表出来就好, 最后决定之前她去问了赵文君的意思,老师狠批她是大材小用!如此完善的体系,甚至还建树性地以事实为依据论证了一些自己的新观点,虽是临时起意,但林向晚对这刑法学深层次的的研究从本科时就已开始着手, 绝不是随便糊弄出的文章。

文章经《中国法学》录用的结果出来后,整个法学院都炸开了锅。

在临港大学这所综合性院校里,研究生期间就拿出一篇一作C刊并不是稀奇事。

但对文科生来说意义又不一样。

许多文科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都是拆东墙补西墙, 俨然一副学术界裁缝的做派,但只要不是严重一比一复刻,老师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 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们, 没指望年轻的硕士们能别出心裁在两三年里贡献点什么创造性理论,不随地立法就不错了。

院领导喜出望外,格外豪爽的地批了一笔经费,一层层落下来, 到林向晚这里还剩两万的奖金,打进了她的银行卡。

有了这篇论文作保障, 未来她想申请全国各大高校的博士生都没什么大的问题。

但林向晚还是想留下来跟着赵老师干,赵文君在国内刑法学界成就非凡,好几年才有额外招生硕士研究生的名额, 林向晚赶了个巧,对赵文君异常感激。

而且, 她和江叙才刚刚稳定下来,也不想再因为别的事情异地。

从快递站拿到期刊,林向晚蹦蹦跳跳跑回了家,看到江叙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

“江叙!”林向晚一脚蹬掉鞋子,跑得差点摔跤,“看这个!当当当当!”

她把自己那篇文章的内页展示出来。

江叙抬眸弯了唇,声音很淡:“正在看。”

闻言,林向晚歪头看向他手里的书,不似平常的a5大小。

和她手里这本一模一样!

“你怎么知道?!”林向晚惊讶道。

她的这本都是赵老师第一时间给她发过来的,江叙怎么可能这么快!

“凑巧看到了。”

江叙低下头,但已无心看上面的内容。

也确实有点看不懂。

“你特意等着的,对不对?”林向晚弹跳上柔软的沙发,坐在另一条弯着的小腿上。

她现在学会了打直球,心里想的什么都直接说出来。

江叙没直接回应,拿出手机,上面是被林向晚偷偷把“江弈枫”的备注修改成“爸爸”的聊天页面。

爸爸:【今日在老友群里得知赵文君教授的高徒,我的准儿媳小晚于硕士二年级期间以独立一作身份发表了一篇核心c刊,我和师弟师妹们羡慕不已。还好小晚是我们家的人。文章我已拜读,非常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