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恩赞许地看着苏诚,然后对李章儒说:“老师,这件事不着急,您家里人再商量商量,等商量好了,带孩子直接去学校报道就行,咱们上个星期刚开学,孩子这个时候来上学正好。”
见他起身要走,温礼香连忙说:“都这个点儿了,书恩,你留下来吃晚饭吧。”
谢书恩一边收拾公文包,一边笑着说:“谢谢老师和师母,今天就算了,我还得回去看晚自习呢,下次我再来叨扰老师和师母。”
见留不住他,温礼香和李章儒只好一起送他到门口。
听说谢书恩要走,苏棠便去了宝祥居,这会儿刚好出来。
“谢叔叔,今天真是麻烦您了。”她把手里的一个袋子递过去,笑着说,“上次您说想尝尝我们店里的酱肉,我今天特意留了一块,您带回去尝尝。”
谢书恩推辞道:“棠棠你太客气了,我还得去学校,带吃的不太方便,你的心意我领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来买老师家的酱肉。”
“怕您拿着不方便,所以我用牛皮纸包得严实着呢,香味散不出来,您放在办公室里,等下班了拿回家慢慢吃。”苏棠调皮地眨眨眼,“再说,我还盼着您吃了我做的酱肉,帮我多宣传宣传呢。”
谢书恩听得哈哈大笑,伸手接过袋子,挂在自行车把上。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老师,师母,我先去学校了,有什么事只管来找我!”
送走了谢书恩,祖孙四口进了屋。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温礼香把桌子收拾了一下,说:“我先做饭去,棠棠你别动,一会儿店里还得忙呢。正好趁着这个功夫,你跟你姥爷和诚诚商量商量,诚诚今年是要上初一还是初二?”
学校九月一日已经开学了,他们得尽快决定,然后去学校报道。
向来听话的苏诚却不等他们开口,便直接说道:“我决定了,上初二!”
李章儒和苏棠很少看到他这么坚持的时候,甚至连他们的意见都没有问,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有些奇怪。
“诚诚,刚才谢校长的话你也听见了,本来你初一下学期就没上课,一些基础知识学得不太好,如果直接上初二的话,要学新课程,还要补初一的课,你要比别人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行,实在太辛苦了。”
苏棠也觉得李章儒和谢书恩的话很有道理,对苏诚说:“你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不差这一年了,要不还是从初一开始读吧。”
虽然苏诚上过一学期初一,可是乡镇中学的教学质量跟省城二中当然比不了,苏棠也希望苏诚能跟着省城的老师从新初一开始读,这样他轻松些,基础也会打得更牢固。
苏诚却难得地坚持己见:“姥爷,姐,我可以的,我一定能跟得上初二的课程。”
苏棠看他一脸固执,忍不住问道:“诚诚,你才十四岁,那么拼干什么?把自己累坏了怎么办?”
苏诚低下头,看着眼前斑驳的红漆桌子不出声。
苏棠看他倔强的样子就头疼,说:“你要是不说,那就让姥爷给你报初一。”
“不行!”
苏诚下意识地开口拒绝,再看苏棠皱着眉头看着自己,苏诚只好小声说出了原因。
“我今天在学校的时候,听老师们说,借读生每学期要额外交八十块钱的借读费……”他盯着自己脚上的运动鞋,声音越来越小,“我要是直接读初二,就能省下一年的借读费了。”
那可是一百六十块钱呢!
苏棠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原因,一时被苏诚气笑了。
李章儒也哭笑不得,说道:“不就是一学期八十块钱嘛,姥爷这儿有,不用你操心。”
苏棠说:“姥爷,我现在能挣钱了,诚诚的借读费怎么能让您出呢?”
她看着苏诚,认真地说:“你天天在店里,应该知道姐姐现在能挣钱吧?姐姐一天挣的钱就够交你两年的借读费了,你小小年纪,发愁钱的事干什么?”
苏诚却摇摇头:“姐,你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