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小错,改正便好。”◎

赵应中被抬到旁边的小隔间里, 几个太医连走带跑地过来拜徐璎,徐璎急声道:“这时候就别那么多虚礼了,救人要紧。”

老太医颤颤巍巍地爬起来去看赵应中的状况,观面容, 抽出赵应中的手腕摸脉, 静默良久, 几人依次上前摸了脉象, 确定无误,这才过来跟徐璎说赵应中是没休息好, 惊惧交加之下昏了过去。

徐璎松了一口气, 没事就好。

太医给赵应中扎了针,蠕动嘴唇,小心翼翼地说:“陛下, 心病还须心药医, 赵郎君郁结在心,长此以往,恐是短命之相。”

徐璎陷入沉思,她记得赵应中来的时候还活蹦乱跳, 激情四射, 这才没多少天,怎么就蔫儿成这个样了。

半晌以后,赵应中幽幽醒来, 徐璎想明白他的顾虑, 跟他说:“你放心, 我会派遣孙卓送你去州县, 并下命令, 你身处何地, 何地的官员就对你的生死负责,若有意外必定追究到底。”

赵应中苦着脸,动了动嘴,想说能否不做这得罪人的活计,而皇帝却是恳切地望着他,十分感动的模样。

“当初我就是看中那篇《论女医》,知卿身怀报国之心,无惧他人眼光,正言不讳,这才邀卿入朝,这要去了州县,我还真是舍不得……”徐璎感慨道。

赵应中闻言浑身一激灵,猛地折身坐起,目光如炬,精神抖擞,堪称医学奇迹。

“陛下,微臣愿做陛下耳目,为您清扫州县上的阻碍。”赵应中翻身下床,伏首受命。

徐璎呆了呆,见他没事了就关切几句后,派人送他回家,莫名觉得赵应中他是一刻也不想再待在幽州。

一段小插曲过去,徐璎回来看吏部的奏折,发现他们提议增设临时职位给读书士子,以便增进士子对政事的了解。

徐璎仔细端详,越看越眼熟,放下折子,她一拍大腿,“这不是实习吗!”

吏部还提出士子考中后可以参考实习经历,提前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