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行,她就在加把火。

一路盘算着的姜澄来到了火车站。

自古以来,火车站都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

姜澄观察好一会后,凭借自己超高的交际能力,进了火车站的公安局。

她拿出报纸,夜校的介绍信,还有自己的翻译证,自证身份的表明了来意。

“我们做的只有宣传,帮助群众提高警惕性,你们才是实实在在奔赴第一线,勇闯虎穴的真英雄。”

“都说英雄流血不流泪,但我觉得英雄不流血不流泪更好。”

“我这里有一些宣传单,我想着要是能贴在火车站一些显眼的地方,总有好奇的人去读一读,哪怕只有一个人,也不算白帖。”

姜澄把她自制的宣传单放在了桌面上,对面的人拿起看了看。

很新颖。

眼下的宣传手段几乎为零,经历过现代信息流爆炸的姜澄,随手拿出来的宣传文稿,令人耳目一新。

再说,只是粘贴一些宣传单,并不浪费时间和人力,何乐而不为?

成功后的姜澄,顺势经公安介绍,见到了火车站的某位负责人。

最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她愣是将宣传单留下很多。

火车站的站长承诺会贴在火车上。

这一下流动的宣传也来了。

姜澄夸奖的话不要钱的往外输出,高度一升在升。

弄的对方觉得他要是不粘贴,那都是与人民群众为敌!

姜澄从火车站离开后,拿着宣传单准备走访各大厂子。

工厂送货出货的货车又是一条流动宣传线。

最关键的是免费。

这些厂子几乎都是观看过话剧表演的厂子,拿下他们不在话下。

姜澄第一站去的是印刷厂。

没办法,宣传单不够了。

不过这一次,姜澄没有靠“借”,而是光明正大拿着夜校给的经费,印刷了一批宣传单。

印刷厂厂长拿到钱的时候,怀疑是假币都没敢相信姜澄要给钱。

直到姜澄离开,他才反应过来。

印刷厂厂长捏着钱思考:“不能有啥陷阱吧?”

*

离开的姜澄身体略有疲惫,可精神却很亢奋的朝四合院走。

快到家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背影出现在前面。

“沈奶奶?”

拿着扫把

的沈奶奶听见姜澄的声音后背影僵硬,想转身又想跑,最后拧巴的转身,故作轻松的问:“回来了。”

姜澄没说话,而是看着沈奶奶这一身的打扮。

旧衣破鞋,灰蓝色头巾裹脸,手中的撮子和扫把气味熏天。

“谁让您去扫厕所的?”

姜澄已然动火,心里更有猜测。

“去几天了?”

沈奶奶本想糊弄一下,结果听见姜澄的问题后,干脆放弃挣扎的道:“五天。”

“杨桂兰的母亲,胡主任?”

“可能是吧,人家没出面。”

沈奶奶实话实说的看着姜澄道:“也不是啥大事,我能干的动!过一阵她就忘了。”

“别和她硬碰硬了,不是咱们怕不怕,是她那样的人越是搭理她,她越是来劲,咱不说话她觉得没意思,这事就过去了。”

沈奶奶没想到姜澄这个时间,从这个方向回来。

每天她都是刻意避开的。

李春香的亲妈从另一个方向出来,打扮和沈奶奶如出一辙。

姜澄看向沈奶奶。

沈奶奶解释的道:“她自己要帮我,我真没让她来!”

李春香亲妈立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