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是那位主人,右手是李观鱼。

他先左手使剑,再换右手使剑,前后将此前所见到的两人决斗中所用到的剑招分别一式不差地复原了出来。

但他复原的只是剑招,决斗的过程并不完全相同。

比如那位主人有一招点刺因为身体拖累,剑招过半而气力已尽,于是只能临时改为横劈。

无花便试了试那招点刺倘若顺利刺出去,李观鱼该如何应对,这说明他已完全看懂了这场决斗以及两位剑客如此出招的原因。

这一幕被李观鱼本人收入眼中,起了爱才之心。

就是这样,李观鱼成为了无花剑道上的启蒙老师,但因为他少林弟子的身份,这件事只有天峰大师一人知晓。

可惜后来,李观鱼因练剑时领悟新剑招时不慎中风瘫痪,神志不清,无法言语动弹,启蒙也只是启蒙罢了。

但如无花这般无师自通的天才,本也不可能完全学习他人的剑道,李观鱼本也只打算为他打下基础而已。

无花从未在外人面前用过剑。

不如说,像他这样高洁出尘的少年高僧,在外便是连什么需要动手的冲突都是少有。

后来,知道无花依旧在坚持练剑的只有李玉函一人。

但他同样没有见过无花的剑。

无花每年都要在拥翠山庄住上一两个月,外人只以为这是因为他们两人交情深厚,可实际无花到了拥翠山庄后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李家的剑池和藏剑练剑的暗室内。

李家的剑池曾经柬邀三十一位天下最有名的剑客煮茶试剑,加上李观鱼自己便是三十二位。

这三十二位名剑客都曾在剑池周围留下自己毕生所学的最强一剑,剑池一道又一道深深的剑痕见证了那一场盛事。

无花在剑池并不练剑,他有时会伸手去触摸那些剑痕,细致到每一道都会停留许久许久,有时甚至干脆盘坐在地,静静一坐就是数日时间。

等在剑池静坐完,他便会前往暗室里。

暗室里收藏了琳琅满目的名剑,有的是李家世代收集的,有的是李观鱼自己锤炼的,李家剑池里的水原本便是淬炼宝剑的好水。

独钟自我

暗室里除了藏剑的地方,还有一间极为空阔的石室。

这是李家历代剑客闭关所在。

这间石室的六面墙壁上和剑池一样,都布满了斑驳的剑痕,这是李家历代剑客们遗留下来的辉煌的历史。

无花在石室里待地更久,有一次甚至长达月余。

若非李玉函送到门口的食水被动过,他都担心无花是否在里面出了什么事。

无花离开后,李玉函曾进去石室看过。

他本以为无花是在石室内练剑,尽管他并没看到无花带剑进去,而更奇怪的是,石室在无花进入前后一模一样。

直到如此数次之后,李玉函才偶然发现了细微的变化。

是真的十分细微的变化,这细微的程度甚至该用毫厘来说明。

李玉函发现,每一次无花进入后。

石室的墙壁上原本的剑痕便会加深一毫厘,每一次都是如此,每一道都是如此,不多不少,不偏不倚。

李玉函为此震惊,却依然不明白无花是如何练剑。

到后来他就更不明白了,因为后来随着无花年纪渐长,那每次一毫厘的变化亦消失了,在石室内再也找不到他待过的痕迹。

现在对于石观音来说亦是如此。

她虽已从无花出鞘的剑气上察觉到了危险的预警,但她并无畏怯,她的人生原本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度过的。

无花是毋庸置疑的天才,难道她李琦就不是吗?

在她还是个少女时,她曾亲身经历黄山世家的灭门惨案,孤身存活,在全身筋脉尽断的情况下渡船逃到隔海之遥的东瀛。

她没有死在灭门的那一夜,没有死在海上的风暴里。

甚至在筋脉尽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