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淳当初是被朋友拉去推理社凑数的。自己平日忙学业忙实习,根本没时间参加什么社团活动。他知道推理社每月都有一次悬疑推理电影分享讨论会,但他其实不太感兴趣,所以一次都没有参加过。

那天……是什么原因来着?他自己也不记得了,总之就是难得应朋友邀请去了一趟。因为自己要去,据说社团当日参加活动的人数翻了一倍,主要都是平日不怎么来的学姐学妹们。

肖淳对此早已习惯,没什么特别感想,本来他被朋友拉去凑数的最大原因,就是为了利用他的名号吸引新社员。这也算是某种广告效应了。

如今“广告本告”终于首次现身,慕名入社却从未近距离接触过肖淳的其他社员当然会来。一时间,当天的讨论会景象非常热闹。

连社长临时增加的座位都不够了。

当天放映的电影正是《前目的地》,放映结束后,众人激动鼓掌,讨论纷纷。有早就看过的,兴致勃勃和大家推荐原作,然后众人围坐一圈……不过那天人太多了,所以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好几圈,没座位的干脆就挤站在角落。

大家各抒己见,肖淳当天也难得有讨论的兴致。因为电影本身确实很新颖,尤其在知道原作出版的时间后,更是令人惊叹当时人们对时间空间的概念和想象。

他主动和其他人讨论,提出疑惑时却被坐在第二排的一名男生驳斥了。

肖淳:“听刚才那位同学的意思,原作其实没有炸弹客这个角色,是电影改编时在原宿命论的基础上扩展的?那么这个故事真的能做到闭环吗?我有一点好奇,比如说,主角最后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炸弹客的?他在发现一直追捕的炸弹客其实是他自己,又开枪打死了自己后,那造成爆炸案的炸弹客怎么办呢?他打死了他自己,两个月后的爆炸案就不会发生,爆炸案没发生的话,他前面的宿命循环就没法闭环了。这就成了‘祖父悖论’。”

此话一出,不少学生都急着跟他解释电影里已经暗示过的部分细节。而肖淳注意到了第二排一个戴黑色眼镜框的男生,因为他端端正正地举起了手。

肖淳:“?”

肖淳微笑道:“同学想说就说吧,不用这么客气。”

男生站了起来,看上去很有礼貌。他的身高和肖淳差不多,背脊挺直,但前额发有些长,遮挡了眉眼,又因戴着黑色的厚重眼镜框,肖淳便只将注意力落在了对方的鼻子和嘴巴上。

漂亮的唇形,色泽红润饱满,有些偏干。

鼻梁高挺,算是立体的五官,看下颚线和面庞轮廓,应该是个小帅哥。

只是小帅哥有些古板正经,手里抓着平板电脑,说话时声音醇厚好听,但语调偏轻。

社团里闹哄哄的,肖淳只是勉强听清了他的解释。

“这位同学可能看电影的时候走神了。”他直接道,“前面暗示过很多次,频繁穿越可能造成精神失常,在他发现自己就是炸弹客后,他遭受了巨大冲击,加上又亲手杀死自己,这才导致了他彻底的失常,在两个月后实施了爆炸案。所以这条线其实是闭环的,说得通。”

“当然我们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他推了推眼镜,继续道,“成为炸弹客的他,自述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而亲手创造了其他的伤害案件。比如如果在原本的时间发生A事件,可能造成超过十万伤亡率,而他造就的B事件,能完美避开这些伤亡率,只造成三万伤亡率。所以很可能纽约爆炸案本身是无可避免的,而他只是降低了死亡率。他必须去做这件事,否则伤害会更大,那么一切也就闭环了。”

肖淳也礼貌地站了起来,修长手指轻轻压着桌沿,微微倾身,好让对方能听清自己的声音:“谢谢同学的解释,其他的部分有待商榷,但有一点你说错了,我看得很仔细。正因为仔细,我才不理解。”

男生又推了推眼镜:“哪个部分不理解?”

“既然他知道自己是炸弹客,而他做的一切就是为了阻止炸弹客,那么他为什么要让自己成为炸弹客?听起来有些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