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裴焕君同样记得遣人去为姜游迁坟立碑,只不过确实临近送嫁的车队启行,权衡之下,姜锦没有再坚持回青县。
但,今日晨起,她在窗槛下发现了一折信笺。
姜锦一眼认出是裴临的字迹。
笔锋浅淡,甚至称得上温和,都说字如其人,但是裴临的字却与他本人的性格并不相似。
既有有关身世的线索,这约,姜锦定然是会赴的。
裴临的目光逐渐上移,直到定格在姜锦的眼眉,便再别不开了。
衣裙不过是死物,鲜妍的颜色没什么稀奇,更比不上她灵动的眉梢。
他锋利的薄唇微抿,道:“只是机缘巧合下,搜集到的一些线索。与人有关,待到去了青县,自会知晓。”
只是这样啊……姜锦略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笑了笑,道:“崔公子说起来轻巧,但想必还是为了此事花了不少气力,不论此番能不能理清头绪,我都要多谢你才是。”
如若没有后来那么多纠葛,平心而论,姜锦会觉得他这个人还不错。不管他是为了让自己问心无愧还是免她日后要挟,总归他仁至义尽,能帮她的都尽力帮了。
闻言,裴临默然。
每句话都在谢他,每句话也都在和他划清界限。
唇齿间的苦涩滋味化也化不开,裴临沉声道:“等到了青县,再谢也不迟。
崔公子叫得实在是不顺嘴,于是姜锦趁势发问:“方才裴二小姐说,崔公子你……其实是裴家的子弟?”
带着答案去看问题,那这个问题往往就是错漏百出的,姜锦并不擅长做戏,裴临当然看得出她的别扭,却也只能配合她往下演。
“一些家事。崔是我母亲的姓氏,没有故意隐瞒。”
姜锦摆了摆手,她道:“你我萍水相逢,瞒了又如何?”
裴临原还打了腹稿,预备着她刨根问底的时候来解释自己为何会在这刺史府,不曾想,姜锦压根就没接着问下去,她显然并不关心。
眼看她兴致缺缺,正要走时,裴临忽然生硬地开口,问道:“今日堂前闻得裴刺史一语,原来……姜娘子竟是有日后招赘的意思?”
姜锦愕然,还没琢磨过来这话是个什么意思,便听见他又补充了一句,“时年不稳,愿意做赘婿的,多是些歪瓜裂枣的男人,姜娘子……还是得审慎考虑才是。”
作者有话说:
前二十~
12.8 补了1k+在本章,今日新章会晚,宝子们别等。
第 21 章
青县。
前夜里又下了一场大雪,山野间白茫茫的一片,这样艰难的光景连路都难寻,遑论去找一座孤坟。
裴焕君遣来的随从见状,不免都有些退缩。
“多谢诸位今日冒雪前来,”姜锦能感受到他们微妙的情绪,她没有犹豫,坦然走到了众人的跟前,拱手一礼:“山路难行,我走在前面开路,诸位小心些。”
虽说他们都是听裴焕君吩咐来做事,但怎么说都是在帮她,姜锦的感谢倒也发自真心。
这雪天里做事辛苦,有她这样的态度,底下人的怨言消解不少。
两个率队的中年男子对视一眼,一左一右地和姜锦走在前面,倒也没有真的只让她一个小姑娘去前面清雪开路。
姜锦长于山野,在这里,她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方向。积雪对她不是阻碍,很快就带人寻到了地方。
当时条件简陋,连碑都未立一座。如今……多年未见的故交能做到这个程度,姜锦心底还是感谢裴焕君的。
算风水、选址、动迁……迁坟不是件易事。这么些人也不可能在山中过夜,天刚要擦黑,姜锦便撺掇着大家都下了山。
他们领头的人早就和里长家联系好了住处,不过,姜锦没有和他们一起过去,她还是循着山路,回她那山脚下冷锅冷灶的破屋去休息。
离开不过旬余,姜锦倒不至于觉得呆了十几年的家变得陌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