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2 / 2)

有事了……”

……

陆柬之并未听到身后南门令那出于多年职守的直觉而发出的近乎谶言的感叹之声。

他骑马入城,走在两旁布满民居的街道上,怕马蹄声太重,惊了人,引他们开窗窥探,便放轻马蹄,命随从亦如此,缓行在建康街道之上,朝着陆家而去。

入目熟悉的街景,让他难免感慨。

物是人非,大抵不过如此。

经过通向高家的那条街道口,他转脸望了过去,下意识地停了一停,随即压下心中涌出的难言情绪,继续朝前而去。

这一趟,他是应了父亲召唤而归的。

他和西南交州,似乎天生有着不解之缘。

从前先是过去平叛,助接壤的林邑王稳定朝局。

后来败给李穆失脸,又被父亲打发那里去做太守。

刚过去时,他很是颓废,加上染了热症,一病不起。

后来,他终于从颓丧中振作起了精神。

诸事渐渐得心应手。林邑王对他很是感激。他也颇得当地民众的爱戴传言这位来自建康世家的年轻太守,无事总爱背着古琴,爬上太守府后那座小山之巅,独自对着空谷抚琴。琴声穿林,常令樵夫停斧聆听。于是他还得了一个“伯牙太守”的雅号。

就在他有时突发奇想,自己若就在此,这般了此余生,也未尝不可之时,突然又得知,父亲要他回京了。

他有一种预感,父亲应该是有事了。

陆家就在前头不远了。

陆柬之加快马速,行到大门之前,下去,拍开了门。

家人见他半夜而归,奔入通报。

他的母亲和弟弟陆焕之起身相迎,欣喜不已。

陆柬之和母亲弟弟还没叙几句话,家人便来传,说他父亲在书房了,叫他去见。

陆柬之安慰了几句因看他消瘦而落泪的母亲,叫陆焕之送她去歇息,自己匆匆去了书房。